众所周知,农药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对于高科技产业必须坚持高质量高效益去发展,只有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才能达到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效益。过去的一年国内农药行业科研创新及专利领域中发生了哪些对于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关键性事件,本文带您一起盘点和回顾2023年中国农药十大科技事件。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在柑橘黄龙病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阅读量6000+)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是柑橘类作物最具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成为制约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HLB是由亚洲柑橘木虱传播,因此控制柑橘木虱的取食和HLB的侵染对柑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柑橘黄龙病研究团队在甜橙中鉴定到对柑橘木虱具有驱避作用的CsTPS21基因,解析了其催化合成萜烯类物质的能力以及对柑橘木虱行为的潜在影响。
文章阅读请点击: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在柑橘黄龙病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华南农大在柑橘溃疡病防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阅读量2200+)
柑橘溃疡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柑橘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柑橘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已被列为世界性的检疫性病害。华南农业大学崔紫宁教授团队在柑橘溃疡病菌III型分泌系统(T3SS)抑制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柑橘溃疡病防控策略,为III型分泌系统抑制剂用于病害防控增添了新的理论依据,为开发高效、低毒的病害防控药剂提供了新的方向。
文章阅读请点击:华南农大在柑橘溃疡病防治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安徽农大开发了一种环保的近红外响应控释农药系统,精确释放杀虫剂和持续控制害虫(阅读量1400+)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操海群教授团队研究开发了一种环保的近红外响应控释农药系统,利用具有收集能力的纳米载体,从而更好地控制农药的释放和施用后的去除。它可以提高农药的使用率,减轻环境压力,并在可持续农业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文章阅读请点击:安徽农大开发了一种环保的近红外响应控释农药系统,精确释放杀虫剂和持续控制害虫
河北农大在天然产物农药及靶标分子设计领域取得系列进展(阅读量1400+)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张利辉教授带领的“天然产物农药及靶标分子设计”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中农药活性物质的挖掘与生态制剂创制、高活性天然产物的作用机理、基于靶标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近期在该领域分别取得系列进展。
文章阅读请点击:河北农大在天然产物农药及靶标分子设计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贵州大学首创全新结构,研制出新型悬浮剂(阅读量1400+)
植物细菌性病害无药可医是当下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细菌性病害目前发生面积达1.2亿亩次,特别是柑橘溃疡病、水稻细条病、水稻白叶枯病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发病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产量损失可达40%。针对这一问题,贵州大学横扫千“菌”团队创制一个植物病害绿色防治的新技术。该团队成员蔡佳表示,他们首创的全新结构对于植物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攻克了植物细菌性病害。
文章阅读请点击:贵州大学首创全新结构,研制出新型悬浮剂
柏连阳院士团队在牛筋草抗草铵膦非靶标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阅读量1400+)
牛筋草是一种具有强抗逆性和竞争性的C4恶性杂草,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且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农产品质量。草铵膦是一种非选择、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但是长期高频重复使用,也增加了草铵膦抗性杂草进化的风险。目前草铵膦抗性杂草还很少见,仅在牛筋草、黑麦草等少数几个种群中发现,相关抗性机理研究较少,尚处于原始资料积累阶段。明确牛筋草对草铵膦的抗性机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牛筋草防控策略。柏连阳院士团队在牛筋草抗草铵膦非靶标抗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云南农业大学成功筛选出3种植物挥发物缓释剂(阅读量2800+)
为了筛选出适合d-柠檬烯、β-石竹烯、十四酸乙酯田间应用的缓释剂型,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比较了这3种植物挥发物在不同缓释材料中的释放速率和持效期。
结果表明,除d-柠檬烯、β-石竹烯在橡胶塞中的包埋率较低外,3种挥发物在不同缓释材料中的包埋率均较高。在室外条件下,3种植物挥发物在液体石蜡+离心管和溶胶—凝胶中的持效期均大于或等于28天。
文章阅读请点击:云南农业大学成功筛选出3种植物挥发物缓释剂
中国农大在全新作用机制杀菌剂的筛选与发现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阅读量1100+)
目前,杀菌剂抗性问题制约着稻瘟菌的有效防控,基于全新靶标开发新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尤为重要。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PMDD团队靶标导向新农药创制课题组(TBPD)段红霞教授等在全新作用机制杀菌剂的筛选与发现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该研究有望为稻瘟菌的有效防控提供解决方案。
文章阅读请点击:中国农大在全新作用机制杀菌剂的筛选与发现研究中取得最新进展
攻克“无药可用”!华师这项发明获中国专利金奖(阅读量100+)
2023年10月1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开幕式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举办,华中师范大学与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制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喹草酮的化合物专利“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第24届中国专利金奖,杨光富教授代表团队接受颁奖,这是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加强“双一流”建设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来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文章阅读请点击:攻克“无药可用”!华师这项发明获中国专利金奖
中国农科院新型农药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阅读量800+)
2023年12月6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生物技术中心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研制的“新型广谱高效生物农药Bt工程菌G033A”被评选为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
Bt工程菌G033A突破传统Bt产品杀虫谱窄的技术瓶颈,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实现了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同时防治,提高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开创了我国利用生物技术创制新型生物农药的先河,引领我国基因工程生物农药发展方向。
文章阅读请点击:中国农科院新型农药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
科技创新是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2023年我国农药科研成果颇丰,2024年我们依然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