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那场211评选,留下了太多遗憾。
农业大学们。在这场”命运抽签”中。有些幸运上岸,有些却被时代的潮水卷走。今天想聊聊三所最可惜的农业大学--它们曾站在211的门槛前,却因为各种原因与机遇擦肩而过。
如今回望。真的让人唏嘘。
1.山东农业大学:一个名额的遗憾
泰山脚下的这所百年老校,历史底蕴深得吓人。
1906年创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见证了中国现代农业教育的起步。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实力更是如虎添翼一一山东大学农学院、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全部并入。
想想看。这样的配置。
1954年就开始研究生教育,改革开放后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当时的山东农学院,在全国农业高校中绝对是第一梯队。果树学、作物学的实力,至今都让人竖起大拇指。

但1996年的那次评选...山东省只有一个211名额。
最终给了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农大,就这样与211失之交臂。后来山东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合并,山东竟然没有了省属211高校。1999年,山东省政府不甘心,专门促成山东农大与水利专科学校、林业学校合并,再次向教育部申请211资格。
还是没批。
2024年校友会排名第99位,实力依然强悍。只是”农林冷门”的标签,加上地理位置的限制,让这所百年名校的光芒被掩盖了。
2.江西农业大学:从巅峰到落寞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你要知道,它的前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经是江西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

没错。唯一的。
1978年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时,江西共大赫然在列。那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光时刻。想象一下,整个江西省,就这么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地位多么崇高。
可1996年评选211时...江西省也是只有一个名额。
当时江西工业大学与江西大学合并成南昌大学,明显已经抢占先机。综合性大学vs农业大学,在当时的环境下,结果几乎是注定的。南昌大学顺利成为211,后来又合并南昌医学院,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此江西农业大学逐渐走向没落。
2024年校友会排名177位。更尴尬的是,从高考录取分数看,这所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在省外已经逐步变成二本招生。这种情况出现在原全国重点大学身上,实在罕见。

3.山西农业大学:大寨光环的背后
1907年的私立铭贤学堂,孔祥熙创办。这个起点,就注定了山西农大的不凡。1979年,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学校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大寨。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
可到了1996年..山西省没有合适的高校能入选211。后来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凭借符合山西煤矿行业发展的学科优势,1999年才被确定为211。
如果当年山西农大率先进行合并,或者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很大概率能成为211大学。可惜了。历史没有如果。
如今山西农大同样走向没落,在许多省份进行二本招生。想想它曾经的全国重点大学身份,真的让人感慨。

4.农业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说句实话。这三所农业大学的命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选择。
90年代到2000年代初,国家发展重心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虽然重要,但不够”性感”。理工科、综合性大学更容易获得政策倾斜,这也可以理解。
但现在不同了。
农业是国家立国之本。前面30年我们忙着工业发展,现在国家正在倡导新农业发展,培养现代化农业人才。第二轮双一流评选,华南农业大学顺利上榜,就是个信号。
对这三所”遗珠”农业大学来说,机会或许还在后面。
只有把农业搞好。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类高校的春天,可能才刚刚开始。
那些曾经的遗憾。也许会在新时代得到弥补。毕竟真正有实力的大学,金子总会发光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