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拜耳研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氨唑草酮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4-02-27 09:17
简述
引言氨唑草酮(amicarbazone) 是1988年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1999年在英国布莱顿世界植保大会上推出。产品简介英文名称:amicarbazone。

引言


氨唑草酮(amicarbazone) 是1988年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1999年在英国布莱顿世界植保大会上推出。

图片

产品简介


英文名称:amicarbazone;


中文名称:氨唑草酮;


中文别名:胺唑草酮;


化学名称:4-氨基-4,5-二氢-N-叔丁基-3-异丙基-5-氧-1-氢-1,2,4-三唑-1-酰胺;


分子式:C10H19N5O2


相对分子质量:241.3;


CAS登录号:129909-90-6;


结构式:

图片

图片

作用机理


氨唑草酮是光合作用抑制剂,主要通过杂草的根系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而破坏细胞膜,使叶片干枯,死亡,杂草吸收后典型症状为褪绿,组织枯黄,停止生长直至枯死。


氨唑草酮可以防治玉米和甘蔗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玉米田中的苘麻,藜,野苋,苍耳等杂草,甘蔗田中的泽漆、甘薯属、车前草和刺蒺藜草等。

图片

登记情况


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整理,截至2024年2月21号,氨唑草酮相关的证件共有14个,原药有4个,以单剂为主,剂型有WG和OD,登记作物是玉米。

图片

澳大利亚登记以单剂为主,如下所示:

图片

美国登记以单剂为主,如下所示:

图片

图片

缅甸禁用莠去津,硝磺草酮,特丁津和精异丙甲草胺之后,氨唑草酮作为玉米田除草剂,其未来的市场如何值得关注和期待。

图片

文章来源:农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