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目前在我国登记防治玉米锈病的农药产品仅有1个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5-07-14 09:44
简述
玉米锈病主要分为普通型和南方型两种。其中,南方锈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自1970年在我国海南省发现以后,迅速向大陆蔓延,近年来已经在许多省份暴发,特别是黄淮海玉米产区和南方玉米产区,逐渐由次要病害上升到主要病害,且有不断向北蔓延的趋势,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玉米锈病主要分为普通型和南方型两种。其中,南方锈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自1970年在我国海南省发现以后,迅速向大陆蔓延,近年来已经在许多省份暴发,特别是黄淮海玉米产区和南方玉米产区,逐渐由次要病害上升到主要病害,且有不断向北蔓延的趋势,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由于主栽品种抗性较差等原因,2025年,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或将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预计可达7500万亩。


截至2025年5月底,在我国登记防治玉米锈病的农药产品仅有1个,即山东仕邦农化有限公司的35%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推荐以15~35毫升/亩剂量,兑水50~60公斤/亩,在玉米锈病发生初期施药,间隔7天左右施药1次,注意喷雾均匀、周到,以确保药效。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28天。


氟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被植物茎、叶吸收向上、向外传导,对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活性;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渗透和内吸作用,对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活性。二者合理复配,对玉米锈病防效较好。


另外,其他企业在我国玉米上登记的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及二者的复配剂产品分别为1个、26个、22个,分别用于防治大斑病和茎基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