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主论坛上,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持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2025年活动,从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四个方面严格把关,经过严谨规范的审读、评议、投票等程序,最终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风向标”。
值得注意的是,2025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中涉及植保,是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
十大产业技术问题包括: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

09、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
基于合成生物学、AI算法和纳米技术,构建“精准设计-高效递送-智能响应”的新一代植物病虫害生物疫苗技术体系,将推动植物免疫学与微生物组学的深度融合,揭示植物-微生物互作的新机制,颠覆传统“病原-宿主”对抗模式,实现疫苗的环境响应式释放,使田间稳定性提升3倍,推动基础科学从“病原防控”向“植物健康管理”范式转型。该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植物生物疫苗可降低作物损失率20%-40%,相当于每年减少1400万吨粮食损失。通过采用植物疫苗大幅度提升种植户农民成本与收益比,预计通过增产降本增效增加收入1000元/亩;生态方面,农药减量使用可减少60%土壤污染,保护传粉昆虫等非靶标生物。公共健康层面,农产品农药残留降低80%,直接减少人类暴露风险,每年可避免约200万例农药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