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除草剂销售之王草甘膦,其市场地位非一朝一夕可撼动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2-07-01 08:13
简述
概述自从1971年,农达问世,草甘膦已经走过了50年,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农药。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草甘膦是否致癌不断地争吵,一些国家也开始慢慢限制草甘膦。但是草甘膦仍然是世界第一农药,这究竟是为何?草甘膦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等特性。

概述


自从1971年,农达问世,草甘膦已经走过了50年,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农药。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草甘膦是否致癌不断地争吵,一些国家也开始慢慢限制草甘膦。但是草甘膦仍然是世界第一农药,这究竟是为何?


草甘膦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等特性。多用于大豆,果蔬,玉米,麦类等作物。但是这些都不是草甘膦畅销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1996年,草甘膦抗性作物的推出以及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作物。


耐草甘膦,也就意味着喷洒草甘膦,可以达到除杂草的目的,而耐草甘膦的粮食作物却不受其影响,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草甘膦的发展跟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转基因农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和棉花等。其中耐草甘膦大豆的推出,将草甘膦的需求量推至高峰。


全世界总产能在100万吨左右,其中中国工厂的产能占大头。近五年,全世界草甘膦市场
使用总量保持在70万吨左右,而中国贡献了近50万吨的产能。


所以草甘膦总体上是供大于求的,草甘膦单价在2021年之前一直在2万/吨左右徘徊。


可是2021年,因为疫情影响,国家双减政策的推出,原材料的上涨,致使中国草甘膦产能大幅缩水。将草甘膦的单价推至8万/的高度。截至2022年6月17日,草甘膦的单价稳定在7.3万/左右。


工艺


目前国内拥有两大制造工艺,甘氨酸法和IDA法。这两者的成本差别不大,相比而言,IDA法更环保,工艺简单,也是孟山都的制备方法,但是IDA法的产能只占47%左右,原因是原材料IDA需要从国外进口,对中国来讲,此法没有甘氨酸法经济。但是这两种制造工艺都需要用到黄磷,黄磷占草甘膦总成本的30%,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黄磷价格上涨的同时,草甘膦也跟着暴涨。


长远来看,此次暴涨,必然会引发国内的草甘膦投资潮,也就是说,国内的产能必然会补上,所以草甘膦的大趋势是降价趋势。但是毕竟产能需要3-5年时间才能回复稳定,所以短期来看,草甘膦的利润还是不菲的。


替代品


草甘膦的替代品有3款,分别是敌草快,百草枯和草铵膦。


百草枯和敌草快都属与触杀式农药,见效快,但是不除根。另外,国内自2016年起,就开始禁用百草枯,除了出口之外国内不可再交易。百草枯,Pass。


而敌草快相较草甘膦而言,毒性强,对环境破坏极大,而且和百草枯相比,效果明显不如百草枯。


如此看来,最有希望的是草铵膦,草铵膦和草甘膦同为吸附式灭生除草剂,发挥的除草活性要优于草甘膦,位列全球除草剂市场第二,是很好的草甘膦替代品,但是草铵膦的工艺风险较大,成本很高,截至2022年6月17日,草铵膦的价格在22万/吨左右徘徊。


由此可见,草甘膦因为抗药性,对市场而言,寻求草甘膦的替代品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短期内想要完全取代草甘膦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行的,除非草铵膦的制作工艺改进,不然草甘膦仍然是除草剂的销售之王。


登记情况


截至目前,草铵膦原药登记产品共150个,详情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农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