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可与大多数杀菌剂复配使用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2-05-20 08:05
简述
腈菌唑是美国罗门哈斯在1986年推出的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

腈菌唑是美国罗门哈斯在1986年推出的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其具有强内吸性、药效高,对作物安全,持效期长特点。


作用机制


在1980年代,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因为戊唑醇、己唑醇等羟乙基三唑类化合物的发现,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腈菌唑就是在这个氛围中诞生的。


尽管腈菌唑的分子结构上并不带戊唑醇和己唑醇上的羟乙基,但其杀菌活性一点也不差。尤其是对各种作物上的白粉病和苹果梨树上的黑星病,防效非常突出。


腈菌唑对核盘菌、链格孢菌、黑粉菌、锈菌、白粉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不错的防效。


腈菌唑可以被植物组织吸收并在植株的导管内向顶传导,也就是说,喷施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腈菌唑药剂可以随着蒸腾作用的拉力,传导至上部叶片。但喷布在上部叶片上的药剂不能向下传导。


腈菌唑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它并不像其他三唑类杀菌剂那样对植物顶端赤霉素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这是在腈菌唑的使用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增加剂量,也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尤其在瓜类蔬菜的幼苗期。和其它三唑类杀菌剂一样,腈菌唑属于数量级抗性杀菌剂,也就是说,病原菌对腈菌唑的抗药性与其使用剂量大小有关。因此,在严格把控使用剂量、次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抗药性的增加。


防治对象


腈菌唑是属于广谱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对发病农作物有保护和防治作用,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病害,适用于防治梨、苹果、坚果类、葡萄、花卉、水稻和麦类以及棉花等的黑星病、白粉病、各色斑病、叶霉病、腐烂病、锈病等等病害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主要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种子处理可以防止小麦、大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的多种种传和土传病害。也可用于储藏病害的防治。


特点


腈菌唑是一种常用的广谱低毒剂,持效期长,对作物,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在标准剂量下使用,对人畜非常安全,无毒。其具有强内吸性、药效高,具有预防和作用。


登记


截至目前,国内共171个登记,其中原药登记11个,单剂81个,复配79个,腈菌唑可以和大多数其他杀菌剂复配使用,如代森锰锌,福美双,三唑酮等,尤其是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混合使用,优势互补,起到预防、治疗、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和促进植物生长等多重效果。


图片


使用


黄瓜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

在发现病害的初期进行喷药防治,为防其产生抗药性,交替使用其他类型的剂,间隔时间为7到10天,连续喷施3到4次。一般使用12%乳油或12.5%乳油2000一2500倍液,或25%乳油4000—5000倍液,或40%可湿性粉剂6000一8000倍液均匀喷雾;或每亩次使用12%乳油或12.5%乳油30一40毫升,或25%乳油15一20毫升,或40%可湿性粉剂10一12克,对水60-90千克均匀喷雾。


西瓜、甜瓜、南瓜、苦瓜、冬瓜的白粉病、炭疽病:

病害初期进行及时喷施,替换其他类型的剂进行喷施,间隔7-10天1次,连喷2-4次。药剂喷施倍数同“黄瓜白粉病”。


茄果类蔬菜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

一发现病害就及时喷施,间隔10天左右喷施1次,可以用其他类型的剂交替喷施,连喷2-4次。药剂喷施倍数同“黄瓜白粉病”。


芹菜叶斑病:

病害出现初期进行喷施,替换其他类型的剂喷施,间隔期为7到10天,连喷2-4次。一般使用12%乳油或12.5%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可湿性粉剂5000一6000倍液均匀喷雾。


豆类蔬菜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在发现病害的初期进行,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剂替换喷施,以防产生抗药性,间隔7-10天1次,连喷3-4次。药剂喷施倍数同“芹菜叶斑病”。


芦笋茎枯病、锈病:

发现病害要就及时喷施,联合其他类型的剂交替喷施,7到10天一循环,连续2到3次即可。药剂喷施倍数同“芹菜叶斑病”。


菜用麻山药炭疽病:
一经发现病害就开始喷施,与其他类型的剂替换喷施,间隔10天左右,持续进行3到5次喷药。药剂喷施倍数同“芹菜叶斑病”。


菜用花生的叶斑病、锈病:

在发现病斑初期进行喷施,为防止产生抗药性,交替喷施其他类型的剂,10天为一循环,连喷2-3次。一般每亩次使用12%乳油或12.5%乳油20一30毫升,或25%乳油10-15毫升,或40%可湿性粉剂6一8克,对水30一45千克均匀喷雾。


来源:农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