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海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其中避免不了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如何进行海外专利申请与布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实务角度提出了一些海外专利申请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如何选择申请途径?
目前中国企业或公民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去申请海外专利:
(1)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中的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人从首次向成员国之一提出申请之日起,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工业品外观设计为6个月)以同一发明向其他成员国提出申请,而以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为以后提出申请的日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优先权原则,即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12个月(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或6个月(外观设计)内,可以要求中国申请的优先权向巴黎公约的其他成员国提出专利申请。
(2)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的规定,申请人可以通过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受理局提交国际专利申请(也称“PCT申请”),并自申请日起(有优先权日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申请进入缔约国,并在该国完成相应的国家阶段手续。因此,PCT申请分为两个阶段:
①国际阶段,在该阶段,申请人会获得一个国际申请号,同时国际专利组织会依据申请人提供的文件,出具国际检索报告,给出可专利性的意见。
②国家阶段,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将该国际专利申请进入目标申请国的国家阶段,在该阶段,目标申请国的专利局会根据本国的专利法的要求,对该国家阶段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需要注意,所谓的国际专利申请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申请途径,要想获得专利授权,还需要得到各缔约国的专利局的审查后才能获得授权。

来源: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