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的内审管评与提交认证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1-08-25 10:22
简述
企业按照编制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三个月后就可以进入到知识产权贯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了。如何去做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这二者有何区别?企业最后提交认证的步骤有哪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最后一公里,这篇文章统统告诉你!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分为三个阶段:内审准备、内审实施、内审改进。
企业按照编制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三个月后就可以进入到知识产权贯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了。

如何去做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这二者有何区别?企业最后提交认证的步骤有哪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最后一公里,这篇文章统统告诉你!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分为三个阶段:内审准备、内审实施、内审改进。在开始内部审核前,知识产权责任部门需要编制一个内审管评的计划,同时要准备审核检查表,各部门根据计划准备内审的资料。

而在内审实施的阶段,企业需要成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小组,通过召开首次会议,由各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审完了之后,审核小组分别组织召开会议,对于不符合项出具报告并最终形成内审报告。再通过末次会议向领导汇报内审情况,发现了什么问题,后续如何改进。

内审的改进需要知识产权责任部门根据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并且由内审小组对实施制定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对不合格项进行关闭。验证合格后就进入了管理评审阶段。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同样分为准备、实施以及改进三个阶段。那在管理评审准备阶段,知识产权责任部门需要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计划里面包括本次管理评审需要评审的内容,同时发布管理评审的会议通知。

由各部门准备评审的汇报材料。管理评审的实施阶段,由知识产权责任部门召开评审会议,相关的人员、总经理参加会议,然后并且由相关人员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在评审会议结束后,要根据相应的评审决议对需要改进的项进行改进。


内部评审与管理评审的区别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虽然同样是一个实施与改进的过程,但其实二者是基于不同目的和不同形式的两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评审流程。内部审核的目的在于验证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的特性与制定的方针目标,是对体系文件编制的评审(符合性和参考前文《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的文件编制》)。

而管理评审侧重于体系的有效性,是对于体系执行过程的评审。而在形式上内部审核采用的是现场审核的形式,由相应的审核员到各部门去进行询问,并且查阅相应的文件。管理评审则是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评审,由各部门汇报工作,最后管理层给予评审的决议。


提交认证


企业做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之后就可以提交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和审核申请了,认证和审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第三方认证,另一种为绩效评价。这里主要分享一下贯标认证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企业要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书和申请书上规定提交的附件材料。

第二步,在提交了申请材料之后,如果选择第三方认证途径,因为需要付审核费用,所以会跟第三方机构签订认证合同。如果选择省绩效途径,则会由省知识产权局给企业颁发受理通知书。

第三步,审核方会首先审核企业提交的文件,如文件审核有问题,审核方会给企业出具评审报告,要求企业对相应的文件进行修改,修改合格后才可以进入现场审核的阶段。

第四步,审核员会到企业现场对体系运行的记录进行检查,需要和各部门访谈并查看相应的记录。审核结束之后会开具不符合项,不符合项分为两种,一种是严重不符合,另外一种是一般不符合。如果企业在审核的过程当中发现严重不符合的话,那体系需要重新运行,三个月后方可再次提交认证申请。如果是一般不符合项,那企业只需要对出具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且将整改的资料邮寄给审核老师就可以了。

第五步,在审核通过后,如果是第三方认证,会颁发一个认证证书。如果是省绩效评价,则会发布省绩效评价合格的通知。无论是以上哪种形式,企业都已成功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 


来源:知识产权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