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近期研究发现,肉桂内生真菌—炭角菌DYR-1-4次级代谢产物中的α-吡喃酮衍生物类化合物或可开发为生物农药。
研究人员从肉桂内生炭角菌DYR-1-4中分离鉴定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Xylariaopyrone I(1)、3-(4-methoxy-2-oxo-2H-pyran-6-yl) propanoic acid(2)、nodulisporipyrones B(3)、nodulisporipyrones C(4)、nodulisporipyrones A(5)、4R,6S,9S-环(D-4-OH-L-Pro-L-Leu)(6)、环(4-OH-Pro-Phe)(7)、5-carboxymellein(8)、(2S)-butylitaconic acid(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和亚油酸(11)。其中化合物4对肉桂枝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值为(3.29±0.11)μg/mL,其他化合物表现出中等强度抑制活性(IC50<60 μg/mL)。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化合物3、4和5的差别主要集中于侧链上C-8位-OH的存在与否及其相对构型,其抗枝枯病菌活性表现为化合物4>3>5,说明当侧链上C-8位存在-OH时,其抗枝枯病活性更强,且R-OH比S-OH活性更强。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α-吡喃酮衍生物类化合物可能是DYR-1-4抗肉桂枝枯病菌的主要特征性成分,这为进一步寻找新型环保的生物农药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