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现将911公告中“农药颗粒剂产品用途目录”的第(一)条防治靶标“用于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纹枯病、烂秧病、猝倒病、白绢病、茎腐病、枯(黄) 萎病、青枯病、黑痣病、全蚀病、黑胫病、土传疫病、凤梨病、根肿病、线虫等土传病害”逐个靶标对应的已批准产品数量、有效成分出现次数的核心信息统计如下(相关图表主要包括已登记混配制剂产品的有效成分以及数量,并不包含单剂的相关内容):
根腐病(单剂4个;混剂9个),靶标为根腐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9个,有效成分嘧菌酯(6个)、咯菌腈(5个)、精甲霜灵(4个)是市场的热门选择对象,吡唑醚菌酯、春雷霉素、氟啶胺紧随其后均为1个。

立枯病(单剂6个;混剂14个),靶标为立枯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14个,有效成分嘧菌酯(12个)依旧作为企业的热门选择对象,登记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丙环唑(9个)、噁霉灵(4个)、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均为1个。

纹枯病(单剂3个;混剂3个),靶标为纹枯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3个,其中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作为首选(3个),其次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嘧菌酯(2个)、三环唑(1个)。

烂秧病(单剂0个;混剂2个),靶标为烂秧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2个,有效成分精甲霜灵和嘧菌酯的登记数量相同均为2个。

猝倒病(单剂1个 混剂19个),靶标为猝倒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19个,其中有效成分精甲霜灵(16个)、嘧菌酯(11个)和噁霉灵(9个)的占比较高,其次春雷霉素和噻霉酮的登记数量相同均为1个。

白绢病(单剂6个 混剂1个),靶标为猝倒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1个,有效成分噻呋酰胺和戊唑醇的登记数量相同均为1个。

茎腐病(单剂0个混剂0个),靶标为茎腐病的单剂和混配制剂产品均为0个,因此没有图表显示。
枯萎病(单剂18个 混剂31个),靶标为枯萎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31个,有效成分嘧菌酯(18个)和咯菌腈(17个)的登记数量较高,其次登记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噁霉灵(12个)、吡唑醚菌酯(6个)、氨基寡糖素和精甲霜灵(均为3个)、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和噻唑膦登记数量相同均为1个。

青枯病(单剂3个 混剂1个),靶标为青枯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1个,有效成分春雷霉素和中生菌素数量相同均为1个。

黑痣病(单剂3个 混剂23个),靶标为黑痣病的混配制剂产品为23个,有效成分嘧菌酯依然作为企业首选(20个)、噁霉灵紧随其后(10个)、其次登记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噻呋酰胺(9个),吡唑醚菌酯(3个)、萎锈灵和精甲霜灵、咯菌腈、氟吡菌酰胺均为1个。

全蚀病(单剂0个 混剂1个),靶标为全蚀病的混配制剂产品有1个,有效成分噁霉灵和苯醚甲环唑的数量相同均为1个。

黑胫病(单剂2个 混剂2个),靶标为黑胫病的混配制剂产品有2个,有效成分精甲霜灵和氰霜唑的数量相同都为2个。

疫病(混剂1个 单剂0个),靶标为疫病的混配制剂产品有1个,有效成分精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数量相同都为1个。

凤梨病(混剂0个 单剂2个),靶标为疫病的混配制剂产品有0个。
根肿病(混剂1个 单剂0个),靶标为根肿病的混配制剂产品有1个,有效成分氟啶胺和精甲霜灵的数量相同都为1个。

线虫(单剂150个 混剂54个),靶标为线虫的混配制剂产品有54个,其中有效成分噻唑膦的登记数量最高(46个)、阿维菌素(40个)、其次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氨基寡糖素(7个)、氟吡菌酰胺(4个)、二嗪磷(3个),甲氨基阿维菌素、几丁聚糖、氟氯氰菊酯、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均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