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信息
有效成分名称:唑虫酰胺
通用名称:Tolfenpyrad
化学名称:4-氯代-3-乙基-1-甲基-N-[4-(p-对甲苯氧基)苄基]吡唑-5-甲酰胺
经验式:C21H22ClN3O2
相对分子质量:383.9
CAS登录号:129558-76-5
结构式:
理化性质:外观:白色粉末;熔点:87.8-88.2℃;沸点:487±50℃;蒸汽压:5×10-4mPa(25℃);辛醇/水分配系数:KowlogP=5.61(25℃);密度(25℃):1.18;亨利常数:2.2×10-3Pa m3 mol-1;溶解度(25℃):水0.087mg/L,正己烷7.41,甲苯366,正辛醇58,甲醇59.6,丙酮368,乙酸乙酯339(g/L);稳定性:在50℃,在pH4-9的水中可稳定5天不水解。
毒性:唑虫酰胺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雄)为260-386mg/kg,LD50(雌)为113-15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雄/雌)>3000/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雌)>2210mg/m3,LC50(雄)>1500mg/m3。根据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唑虫酰胺原药属于中等毒农药。
根据资料查询结果,唑虫酰胺的环境毒性:鸟经口为中等毒,藻类为中等毒,对鱼类毒性为高毒,对水蚤为剧毒。所以在唑虫酰胺原药申报登记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材料来证明其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包括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评估的高级阶段试验资料。一方面加大了登记难度,但同时也意味着登记成功后的巨大市场潜力。
作用特点:唑虫酰胺的作用机理为阻碍线粒体的代谢系统中的电子传达系统复合体 I,从而是电子传达受到阻碍,使昆虫不能提供和贮存能量。
防治对象:唑虫酰胺作为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谱广,对鳞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防治甘蓝小叶蛾、黄条跳甲,节瓜蓟马,柑橘树锈壁虱、木虱、潜叶蛾,茄子蓟马,豇豆蓟马,玫瑰蓟马,茶树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等。
二、国内登记情况
当前,唑虫酰胺的化合物专利保护期已经届满,此前在国内取得过该产品原药、单剂和复配产品的临时登记,目前由于政策影响,其原药登记处于无效状态,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原创:北京辉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