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药登记残留资料包括:植物中代谢试验资料、动物中代谢试验资料、环境中代谢试验资料、农药残留储藏稳定性试验资料、残留分析方法资料、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资料、加工农产品报告中农药残留试验资料、其他国家登记作物及残留限量资料、膳食风险评估报告。
农药代谢是指农药直接或间接施于作物后,活性成分在作物中的吸收、分布、转化,鉴定其在作物中的代谢和(或)降解产物,并明确代谢和(或)降解途径。
农药的同位素标记合成是指利用放射性和(或)稳定性同位素对农药分子(稳定骨架)进行同位素标记合成,从而获得13C、14C、15N和35S等标记农药化合物的过程。一般首选14C同位素,当分子中不含碳原子或仅有不稳定的含碳侧链时,可考虑使用35S或其他放射性同位素。稳定性同位素(如13C和15N)与放射性同位素同时使用,有助于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同位素标记农药是指利用放射性和(或)稳定性同位素对农药分子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农药。
总放射性残留量(TRR)是残留中源于标记农药的母体及其代谢和(或)降解产物的总放射性量,包括可提取残留量和结合残留量。
可提取残留是指能够用常规提取方法得到的农药残留,即通常意义上的农药残留,包括母体及其衍生物。结合残留是指在不显著改变残留物化学性质条件下,不能用常规提取方法提取的包括母体及其衍生物农药残留,即不可提取态残留。
根据《农作物中农药代谢试验准则》(NY/T3096-2017)之规定,农药代谢试验单位实验室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丙级以上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室资质。
(2)具有同位素示踪实验操作规程。
(3)具有满足代谢物分析技术要求的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
根据《农作物中农药代谢试验准则》(NY/T 3096-2017)之规定,代谢试验样品采集过程中需注意:
(1)在样品采集、包装和制备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以杜绝放射性物质向对照组、土壤、水等环境中的迁移。
(2)在样品的采集、包装和制备过程中避免样品表面残留农药的损失。
根据《农作物中农药代谢试验准则》(NY/T 3096-2017)之规定,代谢试验样品运输、储藏需注意:
(1)采集的样品应采用不含分析干扰物质和不易破损的容器包装;每一个样品应做好标识,并赋予唯一编号,且于24小时内冷冻保存;同时,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2)样品在不高于-18℃条件下储存,冷冻前不得将样品匀浆。解冻后立即测定。有些农药在储存时可能会发生降解,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开展添加回收率试验进行验证。对于果皮和果肉分别检测的样品,应在冷冻前将其分离,分别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