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策划、立项方面
农药创新研发体系不完善;创新研发阶段的专利分析;和预警导航不足。
2. 研发方面
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不匹配;专利申请技术含量偏低,保护范围偏小。
3. 量产、推广方面
缺少系统的农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和规范管理;农药企业对于知识产权运用不熟练。
前端:新活性成分的开发;
终端:应用类技术投入市场。


当前农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申请人数量趋于稳定;专利数量继续增加,增速变慢。
以“CN106035337B 一种氨氯吡啶酸盐的水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例。


图表1 2010-2021年全球农药行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情况(单位:项)
从图表1可看出,当前农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上,专利登记数量可观,专利质量授权率低,保护范围小。
4. 系统的农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和规范管理
(1)研发过程专利申请时机;
(2)产品与专利的对应性。
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过程管理逻辑)

案例




1. 重视专利工作,从现在开始做专利规划,注重专利工作的长期价值;
2. 专利源于企业实际研发,需通过挖掘差异化突出技术构思;
3. 创新企业需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充分且全面保护创新技术;
4. 提前做好专利风险规避。
同时,仍需聚焦企业专利核心问题:
1. 系统性专利布局,避免专利申请不成体系;
2. “常规”技术专利挖掘,参观产线,实地挖掘;
3. 梳理技术交底,让研发人员的时间精力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