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吸附型颗粒剂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纯净物,常含有少量的长石、石英、贝来石、方解石等。膨润土结构片层之间存在一个几何空间,即层间域(interlayer)。膨润土的吸附性能是其在农药缓释领域应用的基础,天然膨润土的层间域存在大量金属阳离子和亲水基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难以吸附疏水性农药分子。
通过适当的无机物或有机物改性,把其他离子或化合物引入膨润土层间域,可以改变层间域电荷、层间域距、介质环境,使其结构和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获得巨大的层间域空间和特殊的吸附性能。目前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改性的方法有酸改性、焙烧活化改性、无机改性和有机改性,其中最常用的为利用不同碳链长度的单烷链季铵盐阳离子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经有机改性后的膨润土层间疏水性增加,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增强,载药率高,是制备农药缓释颗粒剂的理想载体。
马林团队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MAC)为改性剂制备了有机膨润土,并以其为载体分别制备了丙草胺和辛硫磷颗粒剂,发现改性后的膨润土可以极大地延缓原药的释放速率,50%的丙草胺从HTMAC-膨润土中的释放时间(t50)为原药的16~23倍,50%的辛硫磷从HTMAC-膨润土中的释放时间为对照颗粒剂的3.4~10.4倍。此外,通过改变改性剂碳链长度可调控农药的释放行为。Huang等以不同碳链长度的改性剂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后负载辛硫磷,发现辛硫磷的释放速率随季铵盐改性剂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加快;李花则发现,甲草胺和乙草胺的释放速率随季铵盐改性剂碳链长度增加而减慢。
(5)熔融型颗粒剂
①木质素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由于具有紫外吸收、抗氧化等保护性能,且在环境中易于降解而被广泛用于农药缓释领域。Zhao等利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体系,使用连续溶剂萃取和混合溶剂沉淀法对木质素进行分离,得到3种分子质量和水溶性不同的木质素,并分别以3种木质素和未经分离的木质素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除草定颗粒剂。结果表明,水溶性强的低分子质量木质素会影响原药的释放速率和释放机理。以低分子质量木质素制备的颗粒剂在释放过程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释放模式,即先快速释放后零级释放。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又以不同种类的木质素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伏草隆颗粒剂,发现与商业配方相比,以木质素为载体制备的伏草隆颗粒剂原药释放速率显著降低,t50值为2.37~11.2d,且水溶性强的低分子质量木质素的含量越低,伏草隆释放速率越慢。
然而,以上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原药的控制释放,但是木质素分离过程复杂,原药释放速率不易调控,难以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Garrido-Herrera等以木质素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异丙隆、吡虫啉和灭蝇胺颗粒剂。在水中的释放动力学试验表明,缓释颗粒剂可以降低异丙隆、吡虫啉和灭蝇胺的释放速率。通过选择颗粒剂粒径大小可以调控各配方的原药释放速率。
为进一步探究颗粒剂粒径和释放速率的关系,该团队又以木质素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粒径不同的氯草敏和嗪草酮缓释颗粒剂。结果表明,t50值与颗粒粒径大小呈线性相关。与商业化产品相比,制备的缓释颗粒可以降低氯草敏和嗪草酮的释放速率,并且可以降低除草剂在钙质土壤中的淋溶。
②聚乳酸
聚乳酸是以玉米、小麦、土豆及甜菜等天然植物的根、茎、叶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发酵聚合而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使用后可被水解和酶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重新进入生态循环。
因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强的疏水性,聚乳酸常被当作载体制备农药颗粒剂。Zhao等以低分子质量聚乳酸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除草定颗粒剂和薄膜,发现其表现出相似的释放模式,即先缓慢释放后快速释放。释放速率与配方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与载体中除草定的浓度无关。在初期,聚乳酸降解缓慢,除草定的释放主要靠扩散,而后期大量聚乳酸被降解,除草定释放速率加快。
(6)凝胶型颗粒剂
①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是一大类可再生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且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已广泛应用于农药缓释领域的有羧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是纤维素经过羧甲基化反应后生成的衍生物,含有大量的羟基和羧基,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交联形成水凝胶。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凝胶亲水性好、溶胀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且生物可降解,被广泛应用于农药领域。
在羧甲基纤维素凝胶体系中加入吸附性载体,可调控原药释放行为。Choudhary等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硅藻土为载体制备了克百威凝胶颗粒,并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释放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凝胶颗粒中加入膨润土、高岭土和硅藻土可将t50值延长至11.14~25.11d。李建法等通过向羧甲基纤维素凝胶颗粒中加入不同种类的黏土来研究配方的缓释性能,发现在凝胶颗粒中添加不同量的黏土或不同种类的改性黏土可将t50值延长至6.29~21.75d。
乙草胺释放速率随交联时间的增加而减慢。因此,可通过改变黏土的种类、用量及交联时间来调控凝胶颗粒中乙草胺的释放。Kumar等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高岭石复合物为载体制备了嗪草酮凝胶颗粒,以聚氯乙烯为载体制备了嗪草酮颗粒剂,发现以羧甲基纤维素为载体的颗粒剂原药释放速率最快,而以聚氯乙烯为载体的颗粒剂原药释放速率最慢。与单独使用羧甲基纤维素相比,羧甲基纤维素-高岭石复合物可以在前35 d有效降低嗪草酮的释放速率。
②海藻酸盐
海藻酸是来源于褐藻的天然多糖,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羧基,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形成海藻酸钠等水溶性海藻酸盐。海藻酸钠的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羧基和羟基,它们可以与小分子交联剂或其他聚合物的活性官能团键合。当海藻酸钠与多价金属阳离子如钙离子反应时,可通过多价阳离子的桥联作用,发生快速交联形成具有“蛋箱”结构的凝胶,对一些药物的释放具有阻碍作用。基于这一凝胶特性,海藻酸盐常被当作农药载体制备凝胶型颗粒剂。但由于海藻酸钠形成的水凝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容易吸水膨胀,对高水溶性原药的缓释效果往往不明显。通过向海藻酸钠基础配方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吸附剂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吸附剂的种类及配比调控原药的释放速率。
Pepperman等以亚麻油、高岭土和海藻酸盐为原料制备了嗪草酮颗粒剂。结果表明,与常规配方和不含亚麻油的海藻酸盐配方相比,该配方可显著降低原药的释放速率。亚麻油和嗪草酮的比例、干燥温度和老化时间均会影响原药释放速率。秦燕萍发现,在海藻酸盐基础配方中掺入膨润土或有机膨润土均可减缓噻虫嗪的释放,且添加有机膨润土的凝胶颗粒原药释放速率更慢。董燕发现,在海藻酸盐基础配方中掺入有机膨润土可以明显降低凝胶颗粒的吸水性,减缓药物的突释行为。
Fernández-Pérez等研究了在海藻酸盐基础配方中掺入吸附剂天然膨润土、酸处理膨润土、活性炭、无烟煤对除草剂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中加入吸附剂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除草剂的释放速率,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是影响除草剂释放的最重要因素。Nasser等以海藻酸盐和蒙脱土为载体制备了甲草胺凝胶型颗粒剂,并研究了该颗粒剂中甲草胺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和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的释放情况。
结果表明,水势会影响原药释放速率,在蒸馏水和聚乙二醇水溶液中,当水势在−0.1MPa以上时,凝胶颗粒会吸水膨胀,颗粒质量增加约5%,粒径增加约10%;当水势为−0.5MPa或更低时,颗粒会缩小。土壤水势也会影响原药的释放速率,原药释放速率随土壤水势降低而降低。药物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即符合菲克定律。
③淀粉
淀粉是一种天然可生物降解材料,在糊化后能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半透明凝胶。凝胶形成机制为直链淀粉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以双螺旋形式互相缠绕形成凝胶网络,也可通过加入交联剂制备淀粉凝胶网络。基于此特性,淀粉常被用作载体构建农药缓控释体系。
Shukla等以脲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克百威淀粉凝胶颗粒,发现颗粒的释放速率与交联程度呈反比关系,释放机理为非菲克定律。Kulkarni等以脲醛为交联剂,以不同比例的淀粉和瓜尔胶为载体制备了凝胶型颗粒剂,发现活性成分的释放速率取决于载体的类型及溶胀能力,吸水溶胀越强的载体材料原药释放速率越快。淀粉的溶胀能力比瓜尔胶更强,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可选用淀粉作为载体,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可选用瓜尔胶为载体。Kumbar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在载体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农药类型也会影响原药释放速率。
由于淀粉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水溶胀性,不利于高水溶性原药的缓慢释放。纳米纤维素具有比表面积高、易于回收、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将其运用至淀粉凝胶体系可调控淀粉凝胶颗粒的原药释放行为。Patil等以淀粉和纳米纤维素为载体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缓释颗粒剂(图4)。结果表明,在淀粉凝胶颗粒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4%的纳米纤维素可使淀粉凝胶颗粒的孔隙率显著降低,吸水量增加20%~30%。纳米纤维素可影响淀粉颗粒的形态和释放行为,由于纳米纤维素网络的吸水诱导扩散和阻挡效应,原药的初始释放速率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