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红碱是传统中草药白屈菜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虫等活性。在医学领域,其药理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明。在农业领域,其对镰刀菌、炭疽菌以及灰霉菌等农业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悬浮剂在田间试验中可有效防治稻曲病。为进一步研究其调节植物免疫、影响作物激素的效果,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通过研发以白屈菜红碱为原药的可湿性粉剂配方,并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了其对水稻植株激素分泌的影响,以期为白屈菜红碱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的优选配方为:以10%的白屈菜红碱作为主要成分,辅以8%的Ultrazine NA、16%的TAMOL DN和8%的Atlox Metasperse 550S作为分散剂,同时使用8%的GEROPON SDS作为润湿剂,以及10%的白炭黑HL-200和39.5%的无水葡萄糖作为填料,以Aguique Soap L 0.5%为消泡剂。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白屈菜红碱对水稻激素分泌的影响发现,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处理水稻后,代谢物有明显差异,药剂处理组中水杨酸含量为对照组的近3倍,同时也能够促进水稻分泌赤霉素和吲哚乙酸,推断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增强了水稻的抗病性。
综上,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具有植物免疫诱抗剂类农药的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