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知识产权简述
来源:中国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19-06-24 16:36
简述
近年来知识产权和环保压力是农化行业热度最高的两个议题。对于处于供给侧改革风头浪尖的农化行业,无论是现在高额的制剂登记费用,还是二维码溯源,抑或是环保督察的政策,所有新政策都指向知产和环保这两座大山。

我国传统农化行业制造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型,绕不开的还是知识产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农药制造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密集度为 228.54 件 / 万人(五年发明专利授权数之和 / 五年平均就业人员数),由此表明农药制造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专利优势,同时还依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来参与市场竞争。增产高效的供给侧改革也向我们展示了,高效低毒的新产品才是惟一的出路,以量和低价取胜的老产品没有未来。

 

农药工业的全球化

 

中国农药工业已经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我国不仅是非专利农药的主要制造商,也是跨国公司重要农药的专利市场和竞争对象。创新带来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成本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最近一轮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农药专利诉讼案件频发,由单纯的侵权案件也逐渐多元化。

           

农药产业涉及知识产权关注的重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化合物 2.制备工艺. 3. 制剂.

 

化合物

 

此处的化合物是指化学结构,也是我国农化行业所面临的瓶颈之一,全新具有杀虫杀菌活性的农药创制难度大,属原始创新,也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竞争激烈等特点。以氟虫酰胺为例,从1989年发现活性至2007年上市, 其研发周期长达17年。而创制一个新农药的研究费用约为8500万美元,而新农药研究开发总费用更是高达2.56亿美元。 面对动辄数十年的研发周期以及高额的研发费用,以及大量农药合成专业人才的缺口,国内农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以往新化合物的研发一直是农化巨擎,跨国公司的领域,也正因如此,我国创制的农药品种数量极少。目前世界常用的农药品种600余种,其中我国发明的仅有10余种。所以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后果,我国作为全球农药生产量,出口量NO .1, 但我国高端农药品种基本依赖进口。虽然常规产品生产技术成熟,但对于专利期内的新化合物的生产和推广,却完全依赖于跨国公司。

 

   但近年来我国加大投资自主专利化合物研发,以化工研究院和校企结合的模式,通过结合市场和研发的优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化合物也逐渐出现在视野中, 如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间,国际报道的12种新化合物中就包含两种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化合物, 分别是山东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氟醚菌酰胺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双酰胺类吡啶基吡唑类杀虫剂四氯虫酰胺。

 

对于新化合物专利权,保护的是其化学结构,当然往往也会覆盖具有相同或相似杀虫活性的高度相似的化学结构及不同异构体。

 

 

制备工艺

 

在实际操作中, 一种新化合物过了专利有效期,但是国内生产企业无法生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涉及制备工艺的专利技术尚未过期。

 

通常情况下,农药的制备工艺首次记载于原药化合物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记载,能够实施该制备工艺,并得到农药。但在进行农药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时,研发改进农药的制备工艺或者研发新的制备工艺是间接延长化合物专利保护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通常情况下想要生产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产品,其在保护期内的生产工艺也并非无法绕开; 农药新的制备工艺主要可以概括为2类:一类是与已知合成路线完全不同的全新合成路线;另一类是对已知合成路线的部分调整,例如使用新的催化剂、中间体、溶剂,改变反应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条件。这也就说明,只要我们对原有已知路线的前提下,使用新的催化剂,调整部分合成路线,则可以做出符合申请专利要求的’新的“合成路线。

 

制备工艺的专利权公司想要维权,通过了解“侵权企业”的生产工艺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更为直接的做法检测杂质含量,若“仿制原药”杂质种类相同或多于专利保护的工艺路线生产出的原药所含杂质种类,则可推定其使用了相同的生产工艺。若“仿制原药’的杂质种类少于专利保护的工艺路线生产出的原药所含杂质种类, 则可以证明其改进了生产工艺,为新的制备工艺。 新制备工艺如果申请专利,需要载明有以下改进:合成产物的收率和/或纯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环境友好,制备过程绿色及其“三废”容易处理等。

 

制剂

  

目前我国的活性化合物专利大多被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持有的多为制剂的单剂和复配的发明申请。由于国内制剂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高速增长,会出现无意义或实际效用不明显的制剂配方出现。可以看到国内制剂专利的授权率和撰写质量均低于国外。近两年来不断提升的制剂登记门槛,表现制剂专利由重“量”向重“质”的转变。

 

制剂专利的主权项一般是侧重于各个成分的含量及制剂独特的配方。

 

除以上三种最为核心的专利外,农药还涉及制剂生产工艺,产品用途和方法以及药械等方面的专利。目前专利技术在我国农化行业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化行业的专利分析及申请,保护意识也随着农化行业的改革而逐步增强。

 

来源:农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