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对农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前期从广州越秀公园白兰植株上的捷氏吹绵蚧中分离得到的爪哇虫草菌IJID003对介壳虫具有强致病性,在微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对其可湿性粉剂的研发以及生产工艺优化,是推进其产业化、商业化的措施之一。基于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爪哇虫草菌IJID003最优固体发酵基质和外源添加物;通过测定助剂与爪哇虫草菌IJID003的相容性及其有效性能,筛选适宜菌株的最佳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初步研制爪哇虫草菌的可湿性粉剂配方;在室外对白兰捷氏吹绵蚧雌成虫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
结果表明,爪哇虫草菌最优发酵基础基质为大麦,最适基质配方组合为大麦与麦麸7∶1(w/w);最优外源添加物组合为1%葡萄糖的碳源、1%酸水解酪蛋白的氮源、2%氯化钾的无机盐、1%甘氨酸的氨基酸和0.1%蜂蛹壳粉的几丁质成分。爪哇虫草菌IJID003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20%爪哇虫草菌纯孢子粉、1%润湿剂Morwet EFW、5%分散剂Morwet D-450、1%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CBS-X和73%载体硅藻土。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孢子浓度为6×108 CFU/mL爪哇虫草菌制剂能有效防治捷氏吹绵蚧雌成虫,第21天防效达92.50%,与对照药剂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95.50%)相比无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指出,本次研制的爪哇虫草菌IJID003可湿性粉剂对捷氏吹绵蚧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替代部分化学农药进行绿色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截至2025年1月底,在我国作为农药有效登记的爪哇虫草菌产品共有4个,其中母药2个、制剂2个,登记证持有人分别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广东大丰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分别为水稻稻飞虱、番茄(保护地)烟粉虱和甘蓝斜纹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