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SDHI杀菌市场中的重要一员苯并烯氟菌唑,上市以来市场不断增长
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发布时间:2024-05-13 09:12
简述
苯并烯氟菌唑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制的含苯并降冰片烯结构片段的新型吡唑类杀菌剂,其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紧密结合植物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可通过叶面喷雾或土壤处理防治多种作物的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害。

苯并烯氟菌唑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制的含苯并降冰片烯结构片段的新型吡唑类杀菌剂,其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紧密结合植物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可通过叶面喷雾或土壤处理防治多种作物的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害。本次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杀菌剂吧!


 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苯并烯氟菌唑


英文通用名称:benzovindiflupyr


化合物名称:N-[9-(二氯甲基)-1,2,3,4-四氢-1,4-亚甲基萘-5-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


CAS登录号:1072957-71-1


分子式:C18H15C₂F2N3O2


相对分子质量:398.2


结构式:


微信截图_20240513091810.jpg


理化性质:苯并烯氟菌唑原药纯度:97%,无味白色粉末,m.p.148.4°C,b.p.N/A,蒸气压3.2x10Pa(25°℃),相对密度:1.466g/cm;水中溶解度:0.98mg/L(25°C),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g/L,25°C):二氯甲烷(450),丙酮(350),正己烷(270),乙酸乙酯(190),甲醇(76),甲苯(48),辛醇(19);在pH值为2~12时,苯并烯氟菌唑原药不离解,对铝或醋酸铝、铁或醋酸亚铁及不锈钢等稳定不分解。


毒性:苯并烯氟菌唑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 55 mg/kg/bw(高毒),大鼠急性经皮>2000mg/kg/bw(低毒),大鼠急性吸入LC50>0.56mg/L(微毒)。


作用机理:苯并烯氟菌唑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蛋白复合体II,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uccinateubiquinonereductase,SQR),能够紧密结合植物的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正常呼吸过程来作用与靶标病原菌,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的代谢,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国内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我国目前登记的苯并烯氟菌唑产品共有2个,包括1个原药和1个制剂。具体情况如下:


微信截图_20240513091845.jpg


 国外登记情况 


据悉,苯并烯氟菌唑已在阿根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乌拉圭、欧盟24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上市。


微信截图_20240513092028.jpg

微信截图_20240513092051.jpg


 专利情况 


化合物专利号:CN101296913A,申请日:2006年10月23日,将于2026年10月22日届满。


 市场前景 


苯并烯氟菌唑作为先正达公司的第二大杀菌剂,自上市以来,市场不断增长,年销售额也非常可观。而且苯并烯氟菌唑混配性能优秀,可与嘧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硫菌唑等进行混配。该杀菌剂主要用于谷类作物,对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主要病害活性较好,对亚洲大豆锈病活性极佳。苯并烯氟菌唑身为SDHI杀菌市场中的重要一员,其市场地位不容小觑,现已成为第三大大豆用杀菌剂、第十大谷物用杀菌剂、第九大玉米用杀菌剂、第八大甘蔗用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