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中最安全的杀菌剂四氟醚唑,国内共登记原药产品3个
来源:农化专利网 |
|
发布时间:2022-04-20 08:12 |
|
简述
引言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是由意大利赛格公司开发的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活性是第一代的2~3倍,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
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是由意大利赛格公司开发的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活性是第一代的2~3倍,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对作物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对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多个病害有特效。
四氟醚唑属于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
防治对象
四氟醚唑适宜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白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四氟醚唑具备三唑类杀菌剂的共同特点和防治优势,同时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如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对作物全面保护,突出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效果,用量低,良好的环境及生态友好性,四氟醚唑是所有三唑类杀菌剂中最安全的,这也决定了四氟醚唑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
四氟醚唑的安全性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1.不干扰植物体正常的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不会抑制作物正常生长。
2.可用于幼苗,幼果期的真菌性病害的防治,而其他三唑类一般不建议在作物的生长早起使用。
3.在一些局部病害发生严重,需要加大剂量使用时,其他三唑类就不能随意增加用量,一旦稍微不慎,就会出现要害,而使用四氟醚唑,合理适当增加用量,一般不会出现药害。
四氟醚唑由意大利赛格公司在我国首家登记,包括94%原药和4%,12.5%水乳剂。国内,浙江省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宇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先登记95%原药和12.5%水乳剂,随后,多个复配产品相继获登记。
截止2022年4月19号,四氟醚唑登记共18个,其中原药登记3个,单剂8个,复配7个,主要和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乙嘧酚磺酸酯和肟菌酯复配,详细见下图。

三唑类杀菌剂可以广泛用于各种作物的多种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从目前看,未来三唑类杀菌剂市场规模仍在成长,三唑类杀菌剂仍是病害防治的主力军之一。
四氟醚唑作为三唑类的一员,在中国市场将出现比较快的增长,也将贡献自己的力量,或将高于其他三唑类的成长,甚至会替代掉一部分其他三唑类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蔬菜果树病害的化学防治。
来源:农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