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专利还是技术秘密保护?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2-10-21 08:19
简述
一般而言,技术秘密保护的成本比较低,只要商业主体自行保密即可。专利需要缴纳申请费用和维持费用,这些花费通常要大于技术秘密的保密花费。4. 在保护上没有地域性。技术秘密没有地域性,只要满足技术秘密的基本要求,在各国都可以主张权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般而言,技术秘密保护的成本比较低,只要商业主体自行保密即可。专利需要缴纳申请费用和维持费用,这些花费通常要大于技术秘密的保密花费。


4. 在保护上没有地域性。


技术秘密没有地域性,只要满足技术秘密的基本要求,在各国都可以主张权利。而专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相对独立,在某一国家获得专利权,并不能到其他国家主张权利。


5. 在保护力度方面有些不足。


技术秘密为权利人自行保密的信息,并未对公众开放,同时也缺少官方的审查和认证,所有权属及保护范围比较模糊,维权时会出现较多的争议点。而专利的保护力度要强于技术秘密的保护,特别是发明专利,在流程中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会出具官方的授权文书及公告文本,所有权属及保护范围比较清晰,维权过程中争议相对较少。


6. 不具有排他性。


技术秘密不是垄断权,没有排他性,不能对抗他人自行研发成果。而专利具有排他性,在一定期限内国家行政机构赋予专利权人垄断权,其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允许,不得生产、销售及允诺销售相关产品。


四、专利保护还是技术秘密保护?

专利和技术秘密作为两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各有各的保护侧重点,权利人可以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和目的,结合两者之间的特征和效力来制定保护策略。


在制定策略时,待保护的技术种类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假如技术的内容不容易被逆向工程且比较容易保密,则采取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无疑可以获得更长的保护期限和更大的收益。但当前技术发展迅速,竞争对手逆向能力不断增强,保密的难度逐渐增加,被逆向的可能性不断提升,则选择专利保护的可靠性要高一些。


在法律层面,假如采取技术秘密保护技术,当技术泄露或者被竞争对手突破技术后,而且竞争对手还申请了专利,原有的技术秘密权利人反而可能成为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被告,这种情况明显就得不偿失了。因此一定要紧跟该领域的研发趋势,关注竞争对手研发进度,必要时聘请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进度。


若发现竞争对手将要有技术突破时,尽快将自己的技术秘密转化为专利,这样既可以继续拥有该技术的专用权,同时又可以阻碍竞争对手的研发进程,充分利用好技术秘密和专利两种制度,做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来源:康信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