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由于栽培管理及重茬等原因,大白菜枯萎病曾在我国大面积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鉴定,其病原菌共有3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
为筛选对大白菜枯萎病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研究人员采用对峙法和熏蒸法,测定9株木霉菌株的拮抗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其对大白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供试9株木霉菌对大白菜枯萎病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2019-1和2021-2表现较好,拮抗抑菌率分别为72.14%~87.18%和74.87%~81.42%;将菌株2019-1和2021-2分别鉴定为深绿木霉和哈茨木菌。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019-1和2021-2发酵液对大白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24%和64.87%。研究人员认为,菌株2019-1和2021-2防治大白菜枯萎病具有很大的潜力。
截至2023年1月19日,尚未有农药产品在我国登记防治大白菜枯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