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的0.1%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产品(有效成分为藜芦胺)在我国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红蜘蛛,推荐于红蜘蛛发生始盛期,以60~70毫升/亩剂量,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1次。这是藜芦胺首次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小麦红蜘蛛,也是第2个在我国小麦上登记的藜芦胺产品。该产品原有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茄子、辣椒、草莓、枣树、猕猴桃树、柑橘树红蜘蛛和茶树茶黄螨。
藜芦胺属于生物(植物源)杀虫剂(2021年以前曾使用藜芦碱名称),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有效防治多种害虫害螨。
此前,河北阔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产品,已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蚜虫,是第1个在我国小麦上登记的藜芦胺产品。
近年来,我国小麦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5亿亩左右,其中红蜘蛛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仅次于蚜虫(约2亿亩),比其他可统计的害虫发生面积总和(约7500万亩)还多。但登记防治小麦红蜘蛛的农药产品较少,截至目前仅有15个(不含5个自2024年6月1日起撤销登记的氧乐果复配剂产品,最晚可使用至2026年5月31日),其中硫磺8个,阿维菌素3个,藜芦胺、联苯菊酯、联苯菊酯·三唑磷和马拉硫磷·辛硫磷各1个(同时,不排除部分已经登记的产品并未生产,市场上没有实物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