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浙江农林大学叶昕海教授团队应邀发表关于天敌昆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来源:昆虫小学生   发布时间:2024-11-18 10:18
简述
农林生态系统中,天敌昆虫(如捕食性的瓢虫和寄生性的寄生蜂等)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及其为害,是害虫生物防治不可或缺的生物资源,在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农林生态系统中,天敌昆虫(如捕食性的瓢虫和寄生性的寄生蜂等)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及其为害,是害虫生物防治不可或缺的生物资源,在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解析了众多天敌昆虫的基因组。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们对这些天敌昆虫的了解进入了新的高度,而且为“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原理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叶昕海教授团队应邀在国际权威的Current Opinion系列综述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s of insect natural enemies in agro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系统回顾总结了天敌昆虫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探索进行了展望。


图片


论文首页


作者在全面梳理了当前天敌昆虫基因组的测序进展及数据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基因组学对天敌昆虫生物防治相关性状研究(如,搜寻害虫能力、环境适应性、对农药的耐受性、性比等)的贡献,并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生物防治的指导作用。此外,总结了天敌昆虫的种群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控虫基因”挖掘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对天敌昆虫育种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如何利用基因组学指导天敌育种的可能途径,为天敌昆虫的应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图片


天敌昆虫基因组数据汇总


浙江农林大学叶昕海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叶恭银教授、方琦副教授和杨义博士参与论文撰写。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及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