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又称柿,为双子叶植物纲、柿树科、柿子属多年生落叶大乔木,多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是观赏、食用、蜜源兼用的落叶果树。柿子原产于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果树树种。在我国的柿子属植物有64个种和变种(其中57个种、6个变种和1个变型),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
目前在我国供果树栽培及砧木利用的主要种类有柿、君迁子(又称丁香柿、豆柿、牛奶柿、红蓝枣、黑枣、羊枣、软枣等)、油柿(又名漆柿、油绿柿、椑柿)、老鸦柿、山柿(罗浮柿、山椑柿)、毛柿(牛油柿)、浙江柿(粉叶柿)和美洲柿8个。柿子依果实成熟前在树上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依生态分为北方型和南方型;依用途分为脆食、软食、制饼和兼用;依各地习惯命名有托柿、盒柿(亦名磨盘柿、腰带柿)、馍馍柿、朱柿、方柿、水柿、面糊柿、干柿、蜜罐柿、橘蜜柿、黑柿、橙色柿、鹅黄柿、大红柿、烧天红、鬼脸青、雁过红、七月造、八月红、九月青等优良品种。
柿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分布较广,南方、北方都有栽培,除黑龙江、吉林、宁夏、青海、新疆等5省(自治区)外,其他各省均有栽培,以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栽培面积较大,其次为北京、山西、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近年来,甜柿在河北、山东、湖北、浙江、四川开发面积较大,云南、陕西、江西等地也有发展。一般柿子在2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萌芽,5月始花,6月幼果期,7月脚果期,8-10月果实成熟期,11月落叶休眠期,12月至翌年1月为越冬休眠期。柿子果实艳丽,味甜多汁,风味独特,富含类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粗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柿子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柿饼、柿干、柿脯等,是水果和干果兼用的树种。柿子还可制糖、酿酒、酿醋、做柿子糕和柿叶茶、提取柿漆等,用途广泛。此外,柿子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之功效,同时能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据FAO统计,2011年我国柿树收获面积72万公顷,柿果产量305万吨。据资料显示,为害柿子的病虫草害有柿角斑病、柿圆斑病(柿子烘)、柿疯病、柿黑星病、柿白粉病、柿炭疽病、柿红叶枯病、柿灰霉病、柿干枯病、柿白纹羽病、柿煤污病、日灼病、冻害(霜害)、柿小叶蝉(柿斑叶蝉或柿血斑小叶蝉)、柿蒂虫(柿实蛾或柿食心虫或柿举肢蛾)、折带黄毒蛾(黄毒蛾或杉皮毒蛾、柿黄毒蛾)、舞毒蛾(舞舞蛾或柿毛虫、秋千毛虫、赤杨毛虫)、褐点粉灯蛾(粉白灯蛾)、龟蜡蚧、柿绵蚧(柿绒蚧或粉蚧、毛毡蚧、绒粉蚧)、柿长绵粉蚧、柿星尺蠖(大斑尺蠖或豹尺蠖或大头虫或叶尺蠖)、柿广翅蜡蝉、柿梢鹰夜蛾、柿小浮尘子、刺蛾、袋蛾等40多种以及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但截至2020年7月3日,我国批准在柿子上登记的农药种类寥寥无几,仅有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产品数量也较少,与其重要的地位不相适应,也不利于柿子产品质量安全。这应该也是今后植物保护科研院校、农药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和突破的一个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