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25上半年农药原/母药登记增长40%!资源高度集中砜吡草唑、氟唑菌酰胺等″明星″品种
来源:Agrochainhub   发布时间:2025-07-17 09:50
简述
导语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药原药(母药)市场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答卷。在登记数量激增近四成的背后,是行业格局的深刻演变:资源正加速向特定品类、头部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而绿色、安全则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底色。

导语


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药原药(母药)市场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答卷。在登记数量激增近四成的背后,是行业格局的深刻演变:

资源正加速向特定品类、头部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而绿色、安全则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底色。


本文将通过对上半年119个新增原药登记的全面复盘,分析当前的市场图谱与未来趋势。


核心数据:市场热度高涨,增长动力强劲


2025年上半年,我国农药原药登记活动展现出空前的活力。


新增原药数量: 共计119个产品拟获批准,同比增幅高达约40%。这一显著增长,是市场信心和企业研发投入加速变现的直接体现。


创新与出口: 此次登记中,包含了2个新农药母药和14个仅限出口的原药,显示出我国农药产业在自主创新与全球化布局上的双向发力。


整体来看,农药原药登记的高速增长,预示着行业正处于一个活跃上升的周期。


图片


图1 2025年半年度各农药原药(母药)产品登记数量所占比例


品类格局:除草剂以绝对优势领跑


资源流向哪里,哪里就是市场的重心。上半年的登记数据显示,品类结构的分化极为明显。


除草剂(64个): 独占鳌头,占据了原药登记总量的54%。这清晰地表明,应对杂草抗性、保障大田作物稳产,依然是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核心痛点。


杀虫剂与杀菌剂(各22个、21个): 两者平分秋色,合计贡献了约36%的份额,构成了市场的两翼。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12个): 作为补充力量,占据了剩余约10%的份额。合治理方案的迫切需求,是驱动原药登记结构分化的首要因素。


核心品种剖析:明星效应显著,产品集中度提升


对具体有效成分的分析显示,市场资源正向少数高效、广谱的“明星”品种高度集中。


除草剂领域:


砜吡草唑以17个登记数量一枝独秀,显示出其卓越的市场潜力。苯嘧磺草胺、环磺酮和唑啉草酯(各5个)形成了稳固的第二梯队。精草铵膦铵盐、氟噻草胺等品种亦表现活跃,共同构成了当前除草剂原药的研发与登记热点。


图片


图2 2025年半年度除草剂原药(母药)产品登记状况


杀虫剂领域:


以邻甲酰胺类为代表的高效杀虫剂继续主导市场。溴氰虫酰胺(7个)和氯虫苯甲酰胺(4个)的登记数量合计占据该品类半数以上份额。虫螨腈(3个)也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图片


图3 2025年半年度杀虫剂原药产品登记状况


杀菌剂领域:


氟唑菌酰胺以9个登记数量脱颖而出,其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肟菌酯(3个)作为经典品种,依然是企业布局的重点。此外,苯酰菌胺、丙硫菌唑和氟吡菌酰胺等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图片


图4 2025年半年度杀菌剂原药产品登记状况


植物生长调节剂


我国2025年半年度共拟批准新增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产品登记数量为11个,有效成分共9个。调环酸钙、糠氨基嘌呤 14-羟基芸苔素甾醇、28-高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和赤霉酸等依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登记热门产品。


图片


图5 2025年半年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产品登记状况


两大核心驱动力:绿色安全与自主创新


在数量增长和市场集中的表象之下,是行业发展的两大内在驱动力。


绿色安全成为硬性标准: 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是,上半年所有新增原药均未出现高毒、剧毒产品,绝大部分为低毒和微毒。这表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选择下,低毒、环保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自主创新寻求突破: 新增的2个新农药母药均为微生物杀线虫剂,代表了生物农药在细分领域的创新突破。这预示着,面向未来的竞争,将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而非简单的产能扩张。


总结


复盘2025年上半年的农药原药登记,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大趋势:


1. 结构性聚焦: 市场资源正前所未有地向除草剂,尤其是少数明星除草剂品种集中。


2. 强者恒强: 头部企业在研发和登记上的优势愈发明显,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3. 绿色导向: 安全、环保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底色和共识,是驱动产品迭代的核心力量。


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上半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预示。一个更加集中、更具技术含量、也更加绿色的中国农药产业新格局,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