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阶段
此时,你有一个“不怎么样”的权要以及新的Q列表,你已经非常了解你需要从发明人那里获取到什么样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效率会非常高,发明人也不会轻易质疑专利代理师的专业度。
PS:例如“技术术语用搜索引擎学习其定义,不要问发明人”这种基本问题需要自己注意一下。
收尾阶段
经过与发明人的沟通,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已经知道如何修改那个“不怎么样”的权要,在清晰的思路的加持下,可以快速修改好那个“不怎么样”的权要,并进入说明书撰写阶段。
上述给出的多种阶段可以作为交底书处理过程的参考,专利代理师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避免被“催眠”的方法。比如说,你擅长看图,那么拿到交底书(通常都是有图的)后,可以直奔附图,先从附图中了解该交底书的技术方案。关于交底书怎么读,每个代理所都会对专利代理师进行培训,例如,先整理出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然后针对这三者进行撰写。但是,实操过程中,很多专利代理师会发现有时难以做到直接整理出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也不知道应该问发明人什么问题,有的时候甚至发现针对一个交底书,不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我们清楚的是,专利代理师的工作,是将交底书的内容上位为一份保护范围合适的权要,并给出一份任何人(非文盲)都看得懂的说明书。如果专利代理师能够将一份技术性很强的交底书落地为一份通俗易懂又不失技术性的说明书,那么说明这个交底书必然是从通俗易懂来的,才有可能让专利代理师将其再次落地为“通俗易懂”的说明书。因此,从我们可以懂得地方入手打开突破口,从这个点开始,打开整份交底书的技术壁垒是完全可行的。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面对一份技术交底书,保持信心是很重要的,不要在心里给自己设限,愿各位专利代理师都坚信自身的技术理解力,以平常心面对每份交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