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螨特(propargite)属于触杀型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有机硫类杀螨剂,又称螨除净、克螨特、奥美特、丙炔螨特,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杀灭成螨、若螨、幼螨,杀卵效果差,无内吸性、渗透传导作用,主要应用于苹果、柑橘、棉花、桑树等作物防治植食性螨类,如对苹果树红蜘蛛、柑橘树红蜘蛛、棉花红蜘蛛、桑树红蜘蛛等叶螨有特效,还可杀灭黄蜘蛛、白蜘蛛等抗性害螨。
其在任何温度下使用均有效,且在炎热的天气(气温高于27℃时)效果更为显著,有触杀和熏蒸双重作用,药效持久(达15~30天),对蜜蜂和天敌安全。通过药液接触可杀成螨、若螨,抑制ATP分解酶,导致螨类呼吸链被切断而死亡,以消除或减轻害螨对作物的为害,从而使作物增加产量。在这里,本文汇总了杀螨剂炔螨特产品登记情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
截至2022年4月27日,国内登记的有效期内的炔螨特产品共有259个,其中原药(TC)14个,制剂产品245个;根据毒性划分低毒231个,中等毒28个;杀螨剂产品168个,杀虫剂产品83个,杀虫剂/杀螨剂产品8个(见图1)。

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我国首次正式登记了炔螨特原药(总含量为90.6%),原药登记数量总体呈平缓态势,获得证件最多的时间是2008年,有7个,2009年至2013年无原药登记,2014年原药登记1个,之后再无原药登记。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5%含量1个,92%含量2个,91%%含量1个,90.8%含量1个,90.6%含量3个,90.5%含量1个,90%含量5个;低毒12个,中等毒2个;境外企业2家,境内企业12家(江苏、浙江企业各4家,山东企业2家,湖北和山西企业各1家)。国内原药产品登记的企业见表1。
从制剂产品登记数量来看,炔螨特的登记产品共有245个,有单剂174个,混剂13种71个;低毒219个,中等毒26个;杀螨剂产品161个,杀虫剂产品76个,杀虫剂/杀螨剂产品8个,制剂产品均通过叶面喷雾施用。
1987年6月24日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首先获得了炔螨特制剂的正式登记,登记产品为73%乳油,随后有大量的炔螨特制剂产品进行了临时登记,正式登记数量从2007年起显著增加,达到11个;2008年至2014年产品登记火爆,有219个,占登记总数的89.38%;从2015-2018年,登记数量在2~6个之间,2019年、2020年无产品登记,2021年产品登记仅1个。2004-2021年炔螨特制剂产品的登记年份和数量见表2。

相比单剂对靶标单一、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复配制剂对害螨具有不同类型作用机制的杀螨剂、杀虫剂产品混用,除具有胃毒、触杀、单位面积用药量少外,还兼具影响神经系统,或兼具影响干扰代谢,杀螨剂、杀虫剂之间混用不仅协同、增效作用优异,速效性好,且能显著延长持效期和施药适期、提高杀螨(杀虫)活性,延缓其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炔螨特混剂产品的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见表3。

从产品登记剂型来看,在登记的245个炔螨特产品中,剂型类别上总共有5种剂型,乳油(EC)的登记数量位列前茅,有214个产品,水乳剂(EW)的登记数量次之,有21个,其余的剂型,如微乳剂(ME)8个,可湿性粉剂(WP)和微囊悬浮剂(CS)的登记数量均为1个。
从产品登记作物来看,炔螨特的制剂产品登记在6种栽培类型上,在柑橘(包括柑橘树)上的登记数量是215个,遥遥领先,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苹果树(包括苹果树)29个,排在后面的是棉花17个、桑树2个,其中有的炔螨特生产企业在柑橘树、苹果树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炔螨特的生产企业在柑橘、苹果、棉花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炔螨特的生产企业在柑橘、棉花上进行了登记;有的唑酯·炔螨特生产企业在柑橘、苹果上进行了登记,等等。
从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来看,炔螨特产品在我国4种作物的10个防治对象上登记,其中柑橘(柑橘树)红蜘蛛的登记数量是211个,具有绝对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苹果(苹果树)红蜘蛛24个,排在后面的是棉花红蜘蛛15个,苹果二斑叶螨3个,柑橘叶螨、柑橘螨、苹果叶螨、棉花螨各2个,桑树朱砂叶螨和桑树红蜘蛛各1个。
有效期内的炔螨特制剂的生产企业共178家,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5家,其中山东48家,名列前茅;河南省16家,位居第二;江苏省和江西省各15家,并列第三;陕西省15家,排名第五,浙江(9家)、河北(8家)、天津(7家)、广东(6家)等地的企业均超过了5家。除中国企业外,还有1家美国企业(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1家日本企业(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和1家新加坡企业(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也在中国进行了炔螨特产品登记。炔螨特制剂产品登记数量领先的省份和部分企业见表4。


从制剂产品登记趋势来看,相比单剂产品登记,炔螨特混剂产品登记较少。2008-2015年,炔螨特单剂、混剂产品登记数量分别由86个增长至169个、5个增长至67个,分别增长了0.96倍、12.4倍,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13%、44.82%, 特别是2008-2010年炔螨特及其混剂产品登记数量分别为139个、27个,分别占单剂、混剂总数的79.88%、38.02%,年均登记数量分别为23个、9个。2006-2021年炔螨特及其混剂登记趋势情况见图2。

炔螨特对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棉花红蜘蛛(朱砂叶螨)、柑橘红蜘蛛(柑橘全爪螨)、苹果红蜘蛛(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普通叶螨)等叶螨害虫具有优秀的活性,与现有的杀虫(螨)剂无交互抗性,是杀螨剂市场上防治棉花、柑橘、苹果、桑树上害螨的重要药剂。
目前登记的炔螨特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棉花、柑橘、苹果和桑树为主,防治的主要害螨是螨类中的部分叶螨,对于大豆、玉米、花生、番茄、豇豆、甘草、火龙果、荔枝、枇杷、茶树等其他作物的害螨防治,炔螨特及其混剂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炔螨特剂型产品中,环境友好型的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等环保型的新剂型产品开发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另据2022年6月6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炔螨特原药(折百/实物90%)当期价格5.50万元/吨,当期指数144.74,同比增长42.86%。
综上所述,炔螨特作为一种植食性害螨的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果农、棉农、桑农的欢迎,尤其是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队的青睐,且随着炔螨特应用作物的拓展、新剂型及新混剂产品的不断开发、证件数量的增加,炔螨特及其混剂产品在未来杀螨剂市场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和开发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农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棉花移栽至花铃后期(约5月中下旬至8月)、苹果幼果至膨果期(约5月下旬至6月下旬)、柑橘(包括脐橙、柚子、甜橙)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至果实膨大期(约6-9月)、秋植桑发芽期(约8-10月)的到来将会对杀螨剂有拉动或有需求,笔者认为杀螨剂中炔螨特及其混剂届时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