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商标、专利申请被驳回后复审必要性评价标准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4-01-23 08:25
简述
最近接到一些企业客户咨询,企业申请专利、商标被驳回,是否有必要申请复审呢?现就商标、专利被驳回后申请复审的必要性评价标准提出以下意见:一、专利驳回后复审必要性评价方法1. 复审是企业在重要专利被驳回时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

最近接到一些企业客户咨询,企业申请专利、商标被驳回,是否有必要申请复审呢?现就商标、专利被驳回后申请复审的必要性评价标准提出以下意见:


一、专利驳回后复审必要性评价方法

1. 复审是企业在重要专利被驳回时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复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创新技术,确保专利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留住消费者、占领市场优势,就必须及时将自主开发的设计成果申请专利加以保护。

2. 复审请求的案件应满足以下条件:对专利局作出的驳回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被驳回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向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但复审请求人应是全部申请人;可以在收到专利局作出的驳回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提出复审请求,如果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而延误上述法律期限,可以请求恢复权利。

3. 复审程序经过形式审查后,如果符合规定,将交由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前置审查意见书应在收到案卷后一个月内完成。如果复审请求人在复审请求时提交了修改文本,前置审查时应首先审查修改是否仅限于消除驳回决定所指出的缺陷。如果符合规定,将以修改文本为基础进行前置审查;如果不符合规定,原审查部门将坚持驳回决定,并详细说明修改不符合规定的意见。如果原审查部门坚持原驳回决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将成立合议组进行审查。在复审请求过程中,如果经形式审查不符合相关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将向请求人发出补正通知书。请求人应在收到补正通知书后的指定期限内进行补正。

综上所述,决定是否申请复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具体情境、重要性、时间和资源以及专业意见等。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如果企业对专利局的驳回决定不服,且符合复审请求的条件,那么申请复审是一种保护自己创新技术的有效途径。复审程序经过形式审查和前置审查,最终由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审查决定。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申请人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的影响、资金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申请复审。

二、商标申请驳回后复审必要性评价方法

(一)决定是否申请复审的几个因素:

1. 商标的重要性:如果该商标对于公司的品牌战略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公司可能会选择申请复审。

2. 驳回的理由:公司需要评估驳回的具体理由,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来反驳这些理由。

3. 成功的可能性:公司需要评估复审成功的可能性。

4. 成本与时间:复审过程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公司需要考虑这是否值得。

5. 替代方案:公司还可以考虑是否有其他的商标或品牌策略可以采用,以避免与在先权利冲突。

(二)决定是否申请复审的具体情况:

1. 具体情境:申请复审是否必要主要取决于驳回的具体原因。如果是因为违反了绝对禁止性条款被驳回,那么申请复审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种情况通常很难通过复审。但如果是因为商标缺乏显著性、商标近似、造成不良影响等原因被驳回,那么申请复审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能保证一定通过。

2. 重要性:如果某事项对你非常重要,如商标注册,那么即使复审的可能性不大,也值得一试。因为即使复审不成功,你仍然有机会向更高级别的机构申诉,或者在未来的类似申请中避免同样的错误。

3. 时间和资源: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处理复审过程,那么即使复审的机会不大,也可以尝试。因为这可能为你未来的申请积累经验,并让你更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

4. 专业意见:如果你得到了专业的法律或咨询服务,并且他们建议你申请复审,那么你应该考虑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专业人士,对你的情况有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提供基于经验的建议。

因此,是否申请复审是一个战略决策,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如果公司认为有合理的机会推翻驳回决定,或者商标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那么申请复审可能是必要的。

反之,如果复审的成功机会不大,或者成本和时间的投入超过了预期的收益,公司可能会选择不申请复审。

(三)判断图形商标是否近似,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视觉效果:比较两个商标的整体视觉效果,包括形状、构图、颜色等。如果两个商标在视觉上产生相似的印象,可能会被认为是近似的。

2. 记忆点:分析消费者可能记住的商标特征,如独特的设计元素、颜色组合或者图形排列方式。如果两个商标的记忆点相似,可能会导致混淆。

3. 区别性:考虑每个商标的区别性,包括其独创性和知名度。如果一个商标具有很高的区别性,即便与另一个商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可能不会被认为是近似的。

4. 相关商品或服务:分析两个商标所涉及的商品或服务是否相同或相似。如果两个商标用于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更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可能被认为是近似的。

5. 消费者的注意程度:考虑目标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或服务时的注意程度。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时通常会非常仔细地辨认商标,那么即使两个商标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可能不会被认为是近似的。

6. 声誉和影响:如果一个商标具有很高的声誉,那么即使另一个商标与其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可能不会被认为是近似的,因为消费者可能因为知名商标的声誉而不会轻易混淆。

7. 法律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法律对于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判断商标是否近似。

(四)如何判断商标是否近似:

1. 纯文字商标的判定标准:判断文字商标是否近似应以是否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为标准,将文字商标整体进行比对并考虑文字的读音、字体、含义、排列方式等方面因素。如果字形相似,可以认定为近似商标。

2. 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近似:如果商标图形的构图和整体外观容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可以判定为近似商标。

3. 商标图样的主体考察:主要从各个图案量的多少、商标图案面积、商标图案意义、是否明显突出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4. 隔离观察:在判断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时,应将欲比较的两个商标隔离,使消费者凭借对某一商标的主观印象去判断另一商标与之是否相同或近似。

5. 一审法院的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商标标志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以是否容易导致混淆作为判断标准。

(五)如何判断图样商标是否近似:

1. 商标图样的主体考察:主要从各个图案量的多少、商标图案面积、商标图案意义、是否明显突出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2. 隔离观察:在判断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时,应将欲比较的两个商标隔离,使消费者凭借对某一商标的主观印象去判断另一商标与之是否相同或者相似。

3. 通体观察:在比较两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时,应就商标的全部内容做观察,而不能局限于商标的一部分。

4. 文字和图形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如果文字和图形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也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5. 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对于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是否近似也是判断标准之一。

6. 商标的颜色或者颜色组合:商标的颜色或者颜色组合的近似程度也是判断商标是否近似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判断图形商标是否近似需要综合考虑文字、图形的相似程度、整体外观、构图、显著性和知名度等因素。具体判断还需根据具体案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图片

文章来源百年国邦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