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专利权纠纷中,权利人如何利用好专利权报告这一“利器”?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1-08-10 16:34
简述
一、苯嘧磺草胺原药专利分析苯嘧磺草胺是巴斯夫公司研制并开发的脲嘧啶类除草剂,于2009年上市。但其原药专利布局始于2000年,当时由几名个人申请人就原药及其合成方式申请了美国专利US60201824P0,后巴斯夫公司以此为优先权,在2001年4月30日向中国申请了同族专利CN1383425A,该专利于2004年10月20日获得授权,目前已因保护期届满而失效。
一、苯嘧磺草胺原药专利分析

苯嘧磺草胺是巴斯夫公司研制并开发的脲嘧啶类除草剂,于2009年上市。但其原药专利布局始于2000年,当时由几名个人申请人就原药及其合成方式申请了美国专利US60201824P0,后巴斯夫公司以此为优先权,在2001年4月30日向中国申请了同族专利CN1383425A,该专利于2004年10月20日获得授权,目前已因保护期届满而失效。

苯嘧磺草胺在中国原药专利的到期使得该产品备受关注,该专利的到期使得哪些技术方案不再受专利保护?他人可在不侵犯其他专利权的情况下使用或改进使用哪些技术方案?本文首先对该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逐一分析。

嘧磺草胺到期原药专利CN1383425A技术方案解析


二、巴斯夫围绕苯嘧磺草胺的其他专利布局

经检索发现,巴斯夫围绕苯嘧磺草胺产品除了布局原药专利外,还针对其各类复配产品、制剂、用途等开展了比较系统的专利布局,形成了严密的专利保护网络。部分专利及其法律状态如下表所示,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仍处于保护期内,国内农化企业需提高警惕,注意规避侵权风险。

巴斯夫围绕苯嘧磺草胺的专利布局(部分)

三、国内企业在苯嘧磺草胺领域构建的专利壁垒




苯嘧磺草胺自上市以来,得到快速推广,该产品可有效防除玉米、高粱、大豆、小粒谷物、棉花、果树和坚果中70多种杂草,且对作物非常安全,具有低挥发性、“有利的”毒理学和生态学特性,在国内市场也保持着持久稳定的热度。因此国内有关苯嘧磺草胺的自主研发由来已久。经检索,目前国内已获得授权,或仍处于实质审查/公开阶段的专利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润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都已有苯嘧磺草胺相关专利产出。

从技术方案来看,国内企业大多在苯嘧磺草胺与其他产品的混合使用方面有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而针对制备方法、晶型、新用途等的专利布局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苯嘧磺草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专利已获得授权。江苏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苯嘧磺草胺的制备方法”,以及南京正荣医药化学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苯嘧磺草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正在审理中,后续是否会获得授权值得持续关注。

国内企业在苯嘧磺草胺领域的专利布局情况


来源:磊子侃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