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季铵化壳聚糖或可用于防治椰子及火龙果采后病害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4-03-13 09:08
简述
椰子采后病害严重影响椰果品质、储存及远距离运输,经济损失巨大,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所研究人员从采后“文椰4号”的发病椰果上分离出一株真菌,用菌丝尖端纯化法纯化后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菌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该真菌鉴定为奇异根串珠霉菌,编号为caih23。

椰子采后病害严重影响椰果品质、储存及远距离运输,经济损失巨大,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所研究人员从采后“文椰4号”的发病椰果上分离出一株真菌,用菌丝尖端纯化法纯化后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菌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该真菌鉴定为奇异根串珠霉菌,编号为caih23。选用安全无毒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季铵化壳聚糖(HTCC)对该病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


结果显示,3000 μg/mL浓度的HTCC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81.13%,有效中浓度(EC50)值为862.13 μg/mL。当25℃、120 r/min、孵育8 h时,2500 μg/mL浓度的HTCC溶液对该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99.18%。通过荧光染色观察来揭示HTCC的抑菌机理发现,HTCC处理后该病菌的孢子细胞膜通透性遭到破坏,细胞内活性氧积累,导致孢子凋亡。


综上,本研究不仅明确了海南椰子采后病害的病原为奇异根串珠霉菌,也为防控该病害提供了策略依据。


另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人员报道,季铵化壳聚糖对火龙果采后病害病原真菌仙人掌平脐蠕孢、变红镰刀菌、桃吉尔霉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片

文章来:农化专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