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信息
中文名称:环戊噁草酮
英文名称:pentoxazone
CAS登录号:110956-75-7
化学名称:3-(4-氯-5-环戊基氧-2-氟苯基)-5-异亚丙基-1,3-噁唑烷-2,4-二酮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353.78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味结晶粉末;密度:1.418g/cm3(25℃);融点:104℃;土壤吸附系数:Koc 3190;蒸汽压:<1.11×10-2mPa(25℃);亨利常数:<1.82×10-2 Pa m3 mol-1;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logP = 4.66 (25 °C);溶解度 :水中0.216 mg/L (25 °C),甲醇24.8g/L,己烷5.10g/L;水解(DT50,25℃):36d(pH4),22d(pH5),5d(pH7)、2h(pH9);水中光解(DT50):16d(缓冲液)、5d(天然水)。
毒性级别:环戊噁草酮属于低毒除草剂,其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雌/雄)>5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 LD50(雌/雄)>2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4h)(雌/雄)>5100mg/m3。对家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且对鱼类、藻类等水生生物以及鸟类、蜜蜂、蚯蚓等环境生物低毒。
作用机理:环戊噁草酮为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该酶催化原卟啉原Ⅸ到原卟啉Ⅸ的转化,原卟啉Ⅸ是植物细胞叶绿体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
登记对象:环戊噁草酮防治谱广泛,对稗草、鸭舌草、荸荠、陌上菜、雨久花以及部分莎草科杂草等多种水稻田一年生杂草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对部分对磺酰脲类产生抗性的陌上菜等杂草也具有不错的防效。环戊恶草酮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稗草的持效期可达50~55天甚至更长,且对水稻田有极高的安全性。
二、国内登记情况
环戊噁草酮属于噁唑烷二酮类化合物,1986年由Sagami(相模)化学研究中心发现,主要由日本KakenPharmaceutical Co., Ltd开发用于水稻田除草,首次在日本注册登记的时间为1997年。目前国内该有效成分的登记共3个产品,2个原药和1个制剂,具体登记信息如下:

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