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2个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产品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荞麦纹枯病(原有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水稻纹枯病),建议于病害发生初期,以15~25毫升/亩剂量,喷雾施药2次(视病情发展间隔7~10天),安全间隔期21天。这是我国首次批准荞麦用农药登记。
荞麦属于廖科荞麦属,原产于我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保健作物。据统计,我国荞麦的种植面积从1961年的250万公顷左右,到2014年下降至70万公顷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膳食观念的普及,对荞麦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由此,2015年以来,我国荞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近年维持在12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中西部土壤贫瘠及生产条件较差的高山丘陵地区。
荞麦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繁多,造成品质与产量下降,是影响荞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其中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纹枯病、立枯病、霜霉病、白霉病、轮纹病、褐斑病、叶枯病、叶斑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常见虫害有害螨、蚜虫、钩蛾、西伯利亚龟象等。此外,还有多种杂草危害。在农业防治等措施难以有效控制荞麦病虫草害的情况下,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