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编专利,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19-01-25 17:16
简述
2018年接近尾声,关于专利的各种政策陆续在收尾或者贯彻阶段,今年以来,针对提升专利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打击专利非正常申请、取消各种无厘头的专利补贴、强化专利审查方式等等。

2018年接近尾声,关于专利的各种政策陆续在收尾或者贯彻阶段,今年以来,针对提升专利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打击专利非正常申请、取消各种无厘头的专利补贴、强化专利审查方式等等。特别是,针对编专利这块,尽管没有明文出台规定,但在一些审查意见或者驳回决定中,还是能看到许多影子。编专利,何去何从?

 

image.png 

 

一些人认为,“编专利”,是专利设计、专利创意范畴,只要符合专利的三性,就具有可操作性

 

也有些人认为,“编专利”,属于投机取巧,没有实质生产产品的意图,却占用了专利审查资源,甚至成为专利非正常申请、套取补贴的推手。

 

孰是孰非,编专利何去何从,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不同的标准,也存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但不论怎么看,编专利从不同角度审视时候,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和操作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供参考。

 

“编专利”是专利产品设计、创意构造的延伸

 

专利申请,对于企业或者个人而言,应该有现实的产品,或者样品,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专利产品的可应用性,更好地针对性加强保护点。如果企业或者个人有实际的产品,在申请专利时候,就能更有助于理解。

 

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实际情况是,客户提供的产品或者交底书,通过检索之后,发现已经出现了类似产品,在新颖性这块就失去了授权性。因此,有些机构或者企业会做出创造性修改,也有些撰写者提倡了改进的建议。其目的,还是为了专利获得授权。

 

但是,这种专利,除非能生产出产品,显然没有太多的市场价值。毕竟,产品生产,需要考虑成本和市场,还得考虑其他品牌等等,并非一本专利证书就能了事。

 

image.png 

 

因此,这种场合下“编专利”往往成了现有产品的设计衍生,帮助客户避免现有产品在申请专利层面的不足,而提倡了创造性改进。当然,有些改进对于客户是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这种专利申请,与其说是“编专利”,还不如说是在帮助客户开发设计新产品。对于这种改进,笔者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当然,对于专利从业者而言,其付出的劳动,远远大于专利撰写本身付出的劳动,其价值也超过了专利申请拿证本身。

 

“编专利”目的在于获得相关证书发挥证书价值

 

专利证书的价值,随着高新企业的评定或者个人职称、加分等需求,其价值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关联性较强,且要求获得原始申请人和发明人信息的时候,更加体现了专利证书上的价值。

 

一些“编专利”的方式,成为帮助他们获取证书的快捷路径。一方面,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本身没有相关的研发能力,也对专利不是很懂,认为花钱就行;另一方面,专利尽管普及了,但大家还是为了证书而证书,忽略了专利本身价值,认为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想太多涉及其中。

 

image.png 

 

正是这种原因,围绕企业需求,或者个人相关从业领域的专利编写,成为专利证书获得的重要推手。当然,不同于上述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企业或者个人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往往只有一个范围,或者一个题目,至于专利本身内容,交给了那些专利设计者。

 

专利设计者,需要根据题目(有些自己拟定,有些客户指定),查找相关文献,检索专利库,做出一些独特的专利设计,绘制图纸,并协助完成相关申请,最后帮助客户获得专利证书。

 

显然,这个专利设计本身是否会用作专利产品的开发,或者是否需要考虑产品成本或者市场之类,则不是专利设计者能考虑的问题。对于企业或者个人,出于成本或者方向问题,也很少能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

 

正是因此,在目前,很多政策提倡专利产业化,就是将专利能转变为产品,推向市场,这样,实现创意设计到产品的转化。这个方向看似不错,但需要专利设计者把握企业相关方向,也需要企业多方面配合,显然,对于只希望短时间获得证书的企业或者个人,多数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的。

 

“编专利”为了投资得利、甚至成为诈骗的一种方式

 

专利很热,特别是国家在不断强调知识产权的时候,专利、商标成了重要投资对象,甚至一些资本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也涌入到专利或者商标投资中。其中,专利投资,按照投资回报率计算,往往远远高于其他投资,但因为专利本身的特殊性,一些资本也是试探性进入。

 

当然,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特别是政策变化时候,专利编写也就被推到了风头浪口。毕竟,一旦大批量资本涌入,IP民工就会更加勤快,而大批量所谓编写的专利,就会诞生。但是,因为专利要想获利,按照目前的方式,是必须尽管管理部门审查的。这个尺度,往往很大,政策影响也很大。

 

image.png 

 

因此,这几年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或者规则,变化很快。特别是专利、商标审查规则和方式,变化更快。可能上个月还是那样的政策,到了下个月,也许就变化了。因此,对于这种编专利的,就存在重大不确定风险。

 

因此,对于这种编专利,还需要考虑相关风险,这种风险,一半属于政策风险,另一半,则是来源于从业者的风险。有些从业者,特别是所谓的编专利者,利用专利申请到授权的时间差(实用新型在8个月左右,发明在2年左右),采用了多种方式,与客户洽谈,并办理,然后利用专利授权的不确定性,却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让投资人或者委托者蒙受损失。

 

当然,正常的专利申请,也是有不授权的风险的。不过,与此不同的是,这种风险,往往是人为的,比如一稿多投(一个方案给不同的人申请)、直接抄袭专利公开文本(涉嫌抄袭、著作权)、稍微改改重新给客户(缺乏创造性、新颖性难移授权)、大批量类似申请(会因为大量类似申请列入黑名单)等等。

 

image.png 

 

当然,上面这些,一旦被识破,往往也难以长久。但行业总有害群之马,还是需要适当分辨的。 

 

专利设计与编写,本身界限是难以完全分清的,按照目前的政策,也没有要求提供实际产品,因此,采用一些合适的方式,还是能避免授权方面的不足的,这方面,大有能人在。随着政策变化,各种要求也会陆续被摸索出来,如此,也是体现真正水平的时候,如何操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谨以此文,希望大家更好地前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益。

 

来源:发明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