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我国亟需登记一批防治梨树白粉病的农药产品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5-01-16 14:06
简述
我国梨树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0万亩以上,仅次于柑橘树和苹果树,排名第三,经济和生态价值极其重要。梨树白粉病是由梨球针壳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甘肃、新疆、湖北、湖南、云南、台湾等地区,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危害嫩梢,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大幅减产。

我国梨树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0万亩以上,仅次于柑橘树和苹果树,排名第三,经济和生态价值极其重要。


梨树白粉病是由梨球针壳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甘肃、新疆、湖北、湖南、云南、台湾等地区,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危害嫩梢,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大幅减产。


据科研人员近年来对甘肃省7个产区42个果园420株梨树白粉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情况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梨树白粉病病株率高达75.5%,病叶率为53.6%,病情指数为42.4。随着树龄的增大,病情指数逐渐提高,其中5~8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29.7,9~18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54.6,18~24年生梨树病情指数为74.3。品种单一且高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总的来看,甘肃省梨树白粉病发生存在普遍性,各产区及果园间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采用化学防治是防治梨树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截至2024年底,在我国有效登记防治梨树白粉病的农药产品只有2个,即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登记的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登记使用年限接近40年,已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亟需有关企业尽快登记一批防治梨树白粉病的农药产品。


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研究人员报道,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酮、戊唑醇对梨树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这4种杀菌剂均已在我国梨树上登记用于防治另一种重要病害黑星病,其登记证持有人可以开展联合登记试验,将其防治对象范围扩大到白粉病,以方便广大梨树种植者科学选用。同时,可有针对性的登记一批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诱抗剂等),以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