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病害生态治理与生物防治科技创新团队和生命学院王伟教授的蛋白质组学团队合作,在农用碳纳米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纳米酶作为新一代人工模拟酶,是我国科学家极具代表性的原创科研成果。在农业领域,已有报道表明纳米酶(氧化锰纳米粒)可通过调节抗氧化代谢物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逆能力,然而有关碳纳米酶的研究却仍处于萌芽期。
该研究发现自主合成的阳离子型富勒烯水溶性衍生物(IFQA)作为新型碳纳米酶,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可通过调控玉米NADPH氧化酶活性、根毛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根尖细胞抗氧化剂GSH 含量,平衡根尖ROS水平及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从而促进氧化胁迫下玉米根毛形成和根系生长。该研究首次报道碳纳米酶对氧化胁迫下玉米根毛发育的促进作用,这为IFQA作潜在的作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应用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以题为“Quaternary ammonium iminofullerenes improve root growth of oxidative-stress maize through ASA-GSH cycle modulating redox homeostasis of roots and ROS-mediated root-hair elongation”的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纳米生物技术杂志),是继IFQA调节玉米干旱胁迫下萌发及根系生长机制研究后的又一成果。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