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信息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夏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及应用”项目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1-03-02 17:06
简述
近期,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夏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湖南省农科院柏连阳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李贤宾高级农艺师、山东农业大学王金信教授等组成。

近期,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夏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湖南省农科院柏连阳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李贤宾高级农艺师、山东农业大学王金信教授等组成。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查了相关的技术文件,经质询、讨论,最终形成了评价意见。专家组认为该成果针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抗药性普遍、除草剂除草效果差、玉米药害严重等“卡脖子”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连续近20年的支持下,通过系统监测,明确了玉米田杂草群落构成、演替规律及主要杂草的生物学特性;监测了马唐等主要杂草种群对烟嘧磺隆等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创新了抗性杂草“PCR检测法”快速诊断技术,揭示了对烟嘧磺隆抗性机理。


基于不同环境条件下除草活性、杀草谱、田间应用效果、安全性系统研究及难防杂草高效药剂筛选,研发了环磺酮等38种多靶标安全高效除草剂组合物,获得了烟嘧·麦草畏等9个安全高效除草剂产品登记,并实现了产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替代了长残留高风险的传统药剂莠去津。


创新了秸秆覆盖控草、撒播绿植控草和轮作控草三项玉米田绿色农艺控草技术,结合高效助剂、新型除草剂安全使用以及植保无人机和地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精准施药技术研发,构建了玉米田“一加、两测、三控、四精准”的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体系,对杂草防效达到95%以上、除草剂减施15%以上。


该成果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件;制定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9项;取得农药登记产品9个,其中2个为专利转化产品;企业新增销售额4.6亿元,累计新增利润4730万元;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5亿亩次,新增效益60.9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创新性强,推广应用面积大,成效显著,专家组一致认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