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是指管理专利工作的国家机关按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发明创造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实施和处分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其中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3个方面。
我国在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实施专利制度。
1976,我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但当时各类物资供应紧张。为提供粮食产量和供应我们需要摆脱化肥依赖进口的局面。于是国务院决定购买大型化肥生产设备。
有关部门邀请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厂商洽谈,但是这些先进化肥生产设备中有若干部分的结构、设计和技术都在各国或世界专利保护范围内,而当时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因此这些设备一旦进入中国,失去了专利法的保护,任何人可以仿造而得到巨大收益,且挤占专利所有者的市场。因此同上述国外厂商谈判的过程异常艰难,最终在我国做出诸多承诺和让步之后,才以远高出市场价格的天价成交。
此事引起了我国官方、科研机构以及民间多方的重视,也成为了我国思索和探讨建立专利制度的直接原因。随后在1978年中央批准建立专利制度,得到国内各界的支持。
经过为期数年的对世界各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专利制度调研,国内科研及生产制造等单位的走访,以及反复的修改增删,1983年8月专利法草案终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最终在1984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诞生。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正式成立。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
来源:锤子说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