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间,多家主流媒体都在转载一则重要消息:“屠呦呦团队发布重大科研新突破”,关于“新突破”的内容,媒体都语焉不详,只是把屠呦呦以前获得的荣誉重复介绍了一篇。
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感觉是有点莫名其妙。有重大突破性成果为什么不是先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而是通过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来公开。科学家有了科学成果或新发现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同行评议,然后再向公众公开,发表论文就是最佳的同行评议的方式,这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就可以审核,找到其中的问题。医学生物类的学术成果,试验可重复的问题非常重要,成果到底是不是突破,同行的专家最有发言权,否则公众怎么验证真假?如果每个人发表成果,不经过同行评议,直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开,那学界乱套了,这是民科的做法。
6月17日,媒体公开了“新突破”的内容:“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受此消息影响,青蒿素概念股大幅上涨,多股涨停。
但实际上这个“新突破”最近几年在媒体上出现好几次。
2016年的重大突破是青蒿素治疗糖尿病。

2017年的重大突破是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


这些都是主流媒体发布的消息,如果联系下相关企业的股价变化,这个消息就变得很有意思。
根据媒体公布的消息,2016年9月,昆药集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转让合同书》,出资7000万元,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购买其所持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团队开发的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研发项目临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
在专利数据库中,还可以查到这件专利,但是专利已经在两个月前过期。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仅有的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已经近90岁的高龄,还要被各种商业机构消费,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商业和科技的悲哀。
来源: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