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果类特色小宗作物主要是指柿子、枇杷、山楂、海棠和榅桲,经查中国农药信息网,目前登记在柿子上的农药产品共56个,登记在枇杷上的农药产品共42个,登记在山楂上的农药产品共1个,海棠和榅桲暂时没有农药产品登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登记情况:
登记产品情况分析
(一)柿子
登记在柿子上的56个农药产品中,单剂55个,混剂仅1个。登记剂型以水分散粒剂和水剂为主,其次为悬浮剂、可溶液剂,而发气剂、微囊粒剂、水分散片剂均以及粉剂均只有1条登记记录。剂型具体登记情况如下:

登记在柿子上的农药产品主要用于防治炭疽病,其次用于催熟、防治介壳虫以及保鲜,详情见下图:

登记在柿子上的混配制剂仅有一个,其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单剂中有效成分登记最多的是苯醚甲环唑,此外乙烯利、噻嗪酮、1-甲基环丙烯也有较多登记,螺虫乙酯仅有1例登记。具体情况见下图:

(二)枇杷
登记在枇杷上的农药产品共有42个,其中单剂37个,混剂5个。剂型以悬浮剂为主,其次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和可溶液剂,而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可溶粉剂均只有1例,剂型具体登记情况如下:

登记在枇杷上的农药产品主要用于防治炭疽病和介壳虫,用于叶斑病、黄毛虫及其他病虫害的产品也有少量登记,详情见下表:

枇杷用农药中有效成分登记最多的是嘧菌酯,其余多种有效成分也有少量登记,具体情况见下图:

(三)山楂
登记在山楂上的农药产品仅有1个,具体信息为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山楂树白小食心虫。

以上就是我国目前仁果类特色小宗作物的登记情况,从已有登记的产品来看,剂型差异比较明显,但防治对象范围相对较小,对柿子树常见的柿绵蚧、柿毛虫、柿小叶蝉、角斑病等,枇杷树常见的黑腐病、疫病、褐斑病等,山楂树常见的白粉病、花腐病、炭疽病、叶螨、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可用的农药数量较少,甚至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同时这一类小宗作物中海棠和榅桲目前仍处于登记空白状态,其用药研发空间、登记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