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专利申请遭遇非正常,如何进行应对申诉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3-12-08 09:19
简述
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

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是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服务绩效,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


一、什么情况属于非正常专利申请


发明创造内容明显相同或等同,即做简单定语、特征替换,简单要素组合变换等方式,本就只能申请一件专利的,活生生掰扯出多个专利出来。


编造、伪造或变造发明创造内容、技术方案。可以明显看得出做出的技术方案与达到的技术效果,压根无密切关联。


在现有的技术上通过简单的替换,变形,拼凑,夸大进步效果。


申请的专利技术方案,明显超过申请人的研发实力或是资源条件。(例如:一家企业没有一个社保人员,却研发了大量的专利。)


完全运用计算机手段随机、无序产生的技术方案,并非真实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动。(是指没有科研人员实际参与,仅利用计算机手段随机、无序地形成技术方案或设计方案,不是真实的创新活动。例如,提交的多件申请内容完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随机生成的技术方案、产品形状、图案或者色彩。)


所申请的专利,是为了故意规避审查目的,故意增加不必要的特征,简单的事复杂化,不符设计常理地、毫无意义地缩减保护范围。(指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角度,申请人为规避可专利性审查目的,故意将本领域常规的或者本可以通过简单步骤实现的技术路线或设计方案复杂化处理,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技术改进和设计改进,尤其是通过罗列大量、细微非必要技术特征形成的权利要求,本质上毫无必要地缩限了保护范围。)


为逃避打击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故意分散申请。同一类型专利内容或是等同内容,使用不同专利申请主体,在不同申请代理机构平台提交,在不同时间先后提交等方式。(为逃避被认定为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故意通过注册多个公司、利用多个身份证件号码或使用多个公司地址而将本属于同一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从时间、地点、申请人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散提交的行为。)倒买倒卖专利申请权或是专利权,虚假变更发明人,设计人的。


二、2021年及2022年非正常专利数量


2022年通报非正常专利申请:95.5万件,发明申请161.9万件(国内发明申请量146.5万件),实用新型申请量295.1万件,非正常专利占比约20%。


2021年通报非正常专利申请:81.5万件,发明申请158.6万件(国内发明申请量142.8万件),实用新型申请量285.2万件,非正常专利占比约18%。


三、被认定非正常专利申请后如何处理


1. 撤回申请


申请人或代理人接到通报后,可以在指定期限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撤回专利申请声明”主动撤回该申请。


2. 申诉


申请人或代理人对于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初步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指定期限内提交“意见陈述书(关于非正常申请)”,陈述意见并提交证明材料。


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申请人或代理人提交的陈述意见后,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进一步认定。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不属于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的,将发出“审查业务专用函(转正常)”,并恢复申请案件的正常审批流程。


注:特别注意的是法院并不会受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诉讼问题


申诉需准备的证明材料


1. 申请基础真实性的证明材料


(1)申请人、发明人实际研发能力。例如,申请人简介、发明人履历、研发投入(研发设备采购、人才引进、平台搭建、委外开发、研发成果)、荣誉资质、承接的各级科研项目等;


(2)证明真实的发明创造活动的材料。例如研发过程进行记录建档和管理的相关制度、项目立项报告、审批决议、效用成果、结题报告、测试过程记录(如记录的表格、笔记、测试的报告、验证报告、照片对比图等)、项目的会议纪要(重大技术问题讨论纪要、跟进解决技术问题的记录文件、会议照片等)等。


2. 申请目的真实性的证明材料


如项目可行性报告、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产品研发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公司经营的相关产品、已经布局的相关专利等。


总之,在收到非正式通知后,主动撤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优的选择;在收到正式通知(审查业务专用函或审查意见通知书)后,主动撤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次优的选择。

图片

文章来源:华夏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