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嘧磺草胺(flumetsulam)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Group 2、三唑类除草剂,也是第一个商品化的磺酰胺类除草剂,是植物乙酸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剂。
唑嘧磺草胺属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是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植物停止生长。残效期长、杀草谱广,土壤、茎叶处理均可。唑嘧磺草胺是第一个商品化的磺酰胺类除草剂,防治各种阔叶杂草。适于玉米、大豆、小麦、大麦、三叶草、苜蓿等田中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都可应用。应用方法灵活,苗前土表处理到苗后茎叶处理皆可。易溶于水,在土壤较干旱情况下效果仍稳定。在土壤中持效期适中。唑嘧磺草胺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可用于防治藜、反枝苋、凹头苋、铁苋菜、苘麻,酸模叶蓼、卷茎蓼、苍耳、柳叶刺蓼、龙葵、苣荬菜、野西瓜苗、香薷、水棘针、繁缕、猪殃殃、大巢菜、毛茛、问荆、地肤以及荠菜、遏蓝菜、风花菜、曼陀罗等。对幼龄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干旱及低温条件下,唑嘧磺草胺仍能保持较好防效。继美国陶氏益农于2012年10月24日在中国成功登记除草剂唑嘧磺草胺原药后,连云港禾田化工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该原药登记的企业。
2014年,唑嘧磺草胺在加拿大东部登记用于杂交玉米和大豆作物田中的阔叶杂草。同年,澳大利亚也批准登记唑嘧磺草胺活性成分。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国内唑嘧磺草胺有42个产品获得正式登记,12个原药和30个制剂(见图1)。制剂为唑嘧磺草胺单剂产品以及唑嘧磺草胺与草甘膦,莠去津,乙草胺,双氟磺草胺,烟嘧磺隆等混配产品。


(1)用于芽前表面处理或播前土壤混拌除草剂,能防除大豆、玉米等阔叶杂草,对禾本科和莎草科草效果较差。
(2)唑嘧磺草胺在大豆田使用,和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一样,对大豆会有不同程度的灼伤,严重时,大豆叶片黄化、脱落。7天左右即可恢复生长。
(3)后茬勿轮作油菜、萝卜、甜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其他阔叶蔬菜。
(4)对鱼类有害,应避免药液流入湖泊、河流或鱼塘中。
(5)施药时地表不宜太干燥或下雨,避免药液飘移到邻近作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