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乙羧氟草醚产品登记情况分析,2012年后无原药登记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2-01-14 08:11
简述
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ethyl),属于二苯醚类除草剂,是一种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商品名克草特,主要应用于大豆、小麦、花生和棉花田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

乙羧氟草醚(fluoroglycofen-ethyl),属于二苯醚类除草剂,是一种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商品名克草特,主要应用于大豆、小麦、花生和棉花田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苘麻、荠菜、繁缕、马齿苋、豚草、婆婆纳、反枝苋、青葙、龙葵、野芝麻防效突出,对铁苋、小酸浆、猪殃殃等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对苍耳、蓼和藜防效一般,对鸭跖草效果极差,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乙羧氟草醚为茎叶处理除草剂,药液经由杂草根和叶吸收后,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生成对杂草细胞具有毒性的四吡咯,积累后发生作用,在积累过程中,使杂草细胞膜完全消失,引起细胞内含物渗漏,控制或消除杂草对农作物的直接影响(传播病害、虫害,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光能及生长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间接影响(降低农产品质量,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从而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在这里,笔者汇总一下目前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乙羧氟草醚产品登记情况,仅供相关研究单位、农药登记企业、渠道经销商和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参考。


截至2022年1月1日,国内登记有效期内的乙羧氟草醚产品129个,占国内登记除草剂总数的1.06%,其中原药(TC)5个,制剂124个;低毒115个,微毒14个。


一、原药的登记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我国首次临时登记乙羧氟草醚原药(总有效成分含量为90%),时隔1年后陆续有原药产品临时登记,2009年原药产品开始正式登记,且产品登记一度微火,有4个,2010年无原药登记,2011年原药登记1个,2012年以后无原药登记。目前,登记的原药产品中,95%含量5个;低毒5个;境内企业5家(江苏企业3家,山东、安徽企业各1家)。乙羧氟草醚原药产品登记生产企业见表1。


表1 乙羧氟草醚原药产品登记生产企业

省份

登记证持有人

登记证号

总含量

有效期至

江苏省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PD20094338

95%

2024-4-1

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095919

95%

2024-6-2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10985

95%

2026-9-16

山东省

山东辉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091225

95%

2024-2-1

安徽省

安徽瑞辰植保工程有限公司

PD20095806

95%

2024-5-27



二、制剂产品的登记


从制剂产品登记数量来看,乙羧氟草醚制剂登记产品共批准124个(见图1),有单剂45个,混剂12种79个;低毒110个,微毒14个。相比单剂登记,复配剂登记数量较多,其中二元复配制剂6种65个、三元复配制剂6种14个。


2000年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先获得乙羧氟草醚制剂的临时登记,登记的产品为10%乳油。制剂登记数量总体呈稳步上升,登记数量从2010年起显著增加,攀升到8个,获得证件的第一个高峰时间是2011-2015年,达35个,2016年产品登记数量为3个,2017-2021年产品登记进入增速上升通道。


图片

图 1  乙羧氟草醚制剂产品登记年份和数量


从65个二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来看,与有机磷类除草剂草铵膦复配(乙羧·草铵膦)最多,有44个,占二元复配剂登记总数的67.69%,草甘膦复配13个;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精喹禾灵复配3个,高效氟吡甲禾灵1个;与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复配(乙羧·苯磺隆)2个;与二苯醚类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复配2个。


二元复配制剂对杂草具有不同类型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混用,除具有触杀、除草活性高、药效迅速及抑制原卟啉氧化酶外,如乙羧·氟磺胺;还兼具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如乙羧·苯磺隆;或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如乙羧·草甘膦;或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如乙羧·草铵膦;或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精喹·乙羧氟、乙羧·高氟吡。二元复配剂不仅扩大杀草谱、协同配合,而且持效期长、增效作用明显。乙羧氟草醚二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见图2。


图片

图 2 乙羧氟草醚二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


从14个三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来看,与精喹禾灵混加草铵膦(草铵膦·精喹禾·乙羧氟)、与草甘膦混加2甲4氯(草甘·甲·乙羧)复配最多,各有5个,各占登记三元复配制剂总数的35.71%,与精喹禾灵混加甲咪唑烟酸(精喹禾·乙羧氟·甲咪烟)、与草铵膦混加高效氟吡甲禾灵(草铵膦·高氟吡·乙羧氟)、与草甘膦混加精喹禾灵(喹·羧·草甘膦)、与苄嘧磺隆混加炔草酯(苄·羧·炔草酯)各1个。


三元复配制剂对杂草具有不同类型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混用,多作用点位,除具有触杀、内吸输导、杀草谱广、除草活性高、药效作用快和抑制原卟啉氧化酶外,还兼具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喹·羧·草甘膦;或兼具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草铵膦·精喹禾·乙羧氟;或兼具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苄·羧·炔草酯、精喹禾·乙羧氟·甲咪烟;或兼具抑制5-烯醇丙酮酸基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抑制合成激素类,如草甘·甲·乙羧。除草剂三元复配不仅协同、速效、增效作用优异,有效扩大杀草谱,而且能显著延长施药适期和持效期、提高防效、降低对作物的药害、减少用药剂量和残留活性、延缓除草剂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乙羧氟草醚三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见图3。


图片

图 3 乙羧氟草醚三元复配制剂产品登记有效成分和数量


从产品登记剂型来看,在登记的124个乙羧氟草醚制剂产品中,从剂型类别上总共有9种剂型,液体制剂乳油(EC)的登记数量居第一位,有44个,占比为35.48%,微乳剂(ME)的登记数量次之,有34个,占比为27.41%,可分散油悬浮剂(OD)有21个产品,占比为16.93%,随后可湿性粉剂(WP)12个、可溶粒剂(SG)4个、可溶液剂(SL)3个,其余的剂型,如水分散粒剂(WG)、水剂(AS)、水乳剂(EW)的登记数量均为1个(见图4)。


图片

图 4  乙羧氟草醚剂型产品登记类别和数量


从产品登记作物来看,124个乙羧氟草醚制剂产品登记在大豆、小麦、花生、棉花和非耕地的9种栽培类型上,其中:在非耕地的登记数量是69个,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占比为55.64%。登记数量排在其后的是大豆田42个、春大豆田24个、夏大豆田17个,占比分别为33.87%、19.35%、13.7%。排在后面的是花生田12个,小麦田4个,冬小麦田2个,春小麦田、棉花田各1个。


其中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棉花田、春大豆田上进行了登记,个别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夏大豆田、春大豆田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大豆田、花生田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春大豆田、春小麦田、花生田等3种栽培类型上进行了登记。


从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来看,乙羧氟草醚制剂总共登记在5个防治对象上,其中杂草的登记数量是69个,处于领先地位,排在其后的是阔叶杂草的登记数量为48个,排在后面的是一年生阔叶杂草44个,随后一年生杂草9个、多种阔叶杂草1个。


其中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春大豆田、春小麦田和花生田阔叶杂草上进行了登记,个别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大豆田和花生田一年生阔叶杂草上进行了登记,还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夏大豆田和春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夏大豆田和春大豆田阔叶杂草上进行了登记。


从产品登记的施用方法来看,乙羧氟草醚总共登记在3种施用方法上,其中茎叶喷雾处理的登记数量是120个,排在其后的是定向茎叶喷雾2个,排在后面的是喷雾1个。其中有的乙羧氟草醚生产企业在茎叶喷雾、定向茎叶喷雾上进行了登记。


乙羧氟草醚制剂的生产企业共93家,分布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省的企业数量31家,排名第一,占比为33.33%;河南省的企业数量14家,排名第二,占比为15.05%;江苏省的企业数量9家,排名第三,占比为9.67%,安徽(7家)、四川(4家)、广西(4家)、广东(4家)等地区企业数量均超过3家。


来源:现代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