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杀螨特效药丁氟螨酯化合物专利2年后届满 各位企业需提高关注
来源:中国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19-01-31 16:07
简述
一、产品信息有效成分名称:丁氟螨酯化学名称:2-甲氧基乙基-(RS)-2-(4-叔丁基苯基)-2-氰基-3-氧-3-( 2-三氟甲基苯基)丙酸酯分子式:C24H24F3NO4相对分子质量:447.5结构式: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一、产品信息

有效成分名称:丁氟螨酯

化学名称:2-甲氧基乙基-(RS)-2-(4-叔丁基苯基)-2-氰基-3-氧-3-( 2-三氟甲基苯基)丙酸酯

分子式:C24H24F3NO4

相对分子质量:447.5

结构式:

image.png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77.9~81.7℃;沸点:269.2/2.2 kPa ;溶解度(20℃,g/L):水0.0281mg/LpH7);正己烷5.23,甲醇99.9,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500;密度(20℃):1.229Kow logPpH 720℃)= 4.3;蒸气压(25℃):<5.9×10-3 mPa;未稳定性:在弱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25℃时,水解DT50为9d(pH4,5hpH7),12minpH9);温度高达293℃时仍保持稳定;水解:20℃,pH7时,水解DT50=0.4d。

 

毒性:大鼠(雌)急性经口LD50为>2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5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4h)=2.65mg/L,对家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

 

特点:⑴丁氟螨酯是苯酰乙腈类新型杀螨剂,作用机理新颖,对已经产生抗性的螨虫有强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具高度选择性,属触杀性杀螨剂,可用于室外和保护地园艺作物控制处于所有生长期螨虫,能与生物防治技术配合使用;⑵在土壤和水中迅速代谢、分解,对作物安全,对哺乳动物及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均十分安全,是一个很好的抗性管理工具。

 

二、市场前景

丁氟螨酯于2010年被列入欧盟附件1中,这是该农药在欧洲市场的第一次推广,荷兰是登记程序的报告起草国。丁氟螨酯的第一次全球推广是2007年Otsuka公司在日本市场以Danisaraba商品名推广,用于果树、蔬菜、茶叶及观赏作物,韩国也已推广上市。2013年欧盟委员会准予日本大冢化学公司的杀螨剂丁氟螨酯正式登记。丁氟螨酯于2013年6月1日被正式列入欧盟植保品法规1107/2009附件一中,有效期至2023年5月31日。巴斯夫于2014年宣布其杀螨剂NealtaTM(活性成分:丁氟螨酯)已获得美国环保署正式登记,同年获得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批准登记。2015年巴斯夫Nealta®杀螨剂(活性成分:丁氟螨酯)获得加州登记批准。同时,丁氟螨酯是上海市2017年度推荐农药品种之一。

 

丁氟螨酯的化合物专利号为 CN1193983C,专利名称:酰基乙腈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杀螨剂,专利申请时间:2001.08.09,优先权号:JP20000244738 20000811、JP20000379844 20001214,专利权人: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目前仅有2个公司在国内登记了丁氟螨酯产品,即2018年3月日本欧爱特农业科技株式会社和江苏省苏州福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97%丁氟螨酯原药和20%丁氟螨酯悬浮剂(防治柑橘树红蜘蛛)的正式登记,登记证号分别为PD20130361和PD20130410。丁氟螨酯的化合物专利将在2年后届满,所以可以预见,丁氟螨酯作为一个崭新的杀虫剂,有长远开发价值,前景突出。

 

来源:北京辉胜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