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沉积物系统代谢试验的核心目的在于揭示农药在水体与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规律。其研究结果是科学评估该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及其环境持久性的关键依据,为农药的登记管理和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有效成分的放射性标记物在至少2种不同代表性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代谢试验资料。
《NYT 4192-2022化学农药 水-沉积物系统代谢试验准则》(好氧),《 OECD 308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和厌氧转化(Aerobic and Anaerobic Transformation in Aquatic Sediment Systems)》(好氧)。
将被试物添加至水-沉积物系统中,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避光培养,用适当的吸收装置收集挥发性产物。定期取样检测水、沉积物、吸收装置和容器中的母体和代谢物,明确矿化率、结合残留和质量平衡回收率,确定主要代谢物、计算母体和主要代谢物的 50%降解时间 (DT50)和 90%降解时间 (DT90)。
(1)应使用两种沉积物系统,其中一种为高有机质细质地,一种为低有机质粗质地。
(2)试验应进行至降解率>90%或最长100 d。
(3)其他与土壤代谢试验要求相同。
(1)宜使用14C标记。
(2)标记的位置应在化合物的最稳定部分。对含有一个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标记位点应选择在该环状结构;对含有多个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应在化合物不同环状位置分别标记、分别开展试验。
(3)特殊情况。
❖ 含多个组分(取代基不同或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农药
例如:乙基多杀菌素(J、L):分别标记,分别开展试验(不同培养容器、分别计算 DT50.......)。
❖ 存在顺反异构、手性异构的农药
· 14C-被试物与申请农药的异构体比例相同。
· 检测时应分别检测每个异构体的量 。
·试验过程中比例变化 → 考虑说明异构体间的生态毒性差异。
❖ 含杂原子的支链
例如:在代谢过程中与主体脱离,根据含14C代谢物的结构推测其结构,并使用标样定性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