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小麦种子处理剂15大热门成分-苯醚甲环唑荣获榜首
来源:中国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19-01-11 17:13
简述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发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常发虫害有蚜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会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浸种、拌种、种子包衣等形式,能够从源头切断病害的传播,并有效防治部分虫害,是植物病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成为农药行业近年来追逐的热点。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发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常发虫害有蚜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会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通过浸种、拌种、种子包衣等形式,能够从源头切断病害的传播,并有效防治部分虫害,是植物病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成为农药行业近年来追逐的热点。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登记用于小麦种子处理的农药产品总共是274个,涉及农药成分近40个,从登记数量来看,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虫啉等位居前三甲,噻虫嗪、苯醚·咯·噻虫、苯醚·吡虫啉、多·福、咯菌腈等紧随其后。同时,呋虫胺、噻虫胺、吡唑醚菌酯、噻霉酮、噻虫胺·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等也开始出现在种子处理剂中。

 

1  登记数量排名前15的农药成分

image.png 

 

登记用于种子处理的单剂、二元复配、三元复配等具体情况见表2~表4。

 

2  小麦种衣剂单剂主要成分
image.png

 

3  小麦种子处理二元复配剂登记情况
image.png

 

4  小麦种子处理三元复配种衣剂登记情况
image.png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又称噁醚唑,是由汽巴-嘉基(现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安全的三唑类杀菌剂。其商品名有:Dividend、Gardner、Score、Sun-Dif、世高、斯高、金士高、世生、贝迪、东泰贝克等。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和内吸活性。对作物安全,用于种子包衣时,对种苗无不良影响,表现为出苗快、出苗齐。

 

产品特点:

①内吸传导,杀菌谱广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植物内吸,渗透作用强,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作物吸收,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可使新生的幼叶、花、果免受病菌为害。能一药多治,对多种真菌性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防治蔬菜的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及锈病,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

 

②耐雨冲刷、药效持久黏着在叶面的药剂耐雨水冲刷,从叶片挥发极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较持久的杀菌活性,比一般杀菌剂持效期长3~4天。

 

③剂型先进,作物安全水分散粒剂由有效成份、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消泡剂、黏合剂、防结块剂等助剂,通过微细化、喷雾干燥等工艺造粒。投入水中可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分散体系,无粉尘影响,对使用者及环境安全。不含有机溶剂,对推荐作物安全。

 

④混配性好苯醚甲环唑可与丙环唑、嘧菌酯等杀菌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1989年首先在法国上市;1998年其全球销售额为0.45亿美元,2003年1.10亿美元,2005年1.35亿美元,2007年1.95亿美元;2009年2.10亿美元,2004—200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0%;2011年销售额为2.55亿美元;2013年销售额为2.90亿美元,2003—2013年1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18%;2014年其全球销售额为3.00亿美元。显然,苯醚甲环唑属于热点杀菌剂品种。

 

随着苯醚甲环唑合成工艺水平的提高、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等,其原药价格一路下跌,由2004年的95万元/吨降至2014年的19.5万元/吨。其中,2007—2008年间的降幅最大,从67万元/吨直跌61%,下挫至26万元/吨。从而为苯醚甲环唑的广泛使用奠定了良好的价格基础。

 

目前已有25家企业在我国登记苯醚甲环唑原药,总产量为4,500~5,000吨,其中出口1,500~2,000吨,国内制剂3,000吨。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江苏禾本生化有限公司、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2,738.3千公顷(16.9亿亩),其中,玉米的播种面积为5.56亿亩,稻谷4.55亿亩,小麦3.61亿亩,豆类1.38亿亩,薯类1.34亿亩。苯醚甲环唑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等苗期病害均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可以将苯醚甲环唑+保护性或内吸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杀菌剂+杀虫剂、苯醚甲环唑+微肥等一起施用。

 

来源: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