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取消
确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利专论
没有完全抄袭专利技术侵权么?
来源:农化专利网   发布时间:2022-08-01 08:40
简述
摘要一些社会公众往往存在实施方案与专利描述不同而认为不侵权的误区,创新主体也存在对专利制度保护能力不足的偏见,究其原因在于对专利制度不够了解,忽略了专利等同侵权的可能。

摘要


一些社会公众往往存在实施方案与专利描述不同而认为不侵权的误区,创新主体也存在对专利制度保护能力不足的偏见,究其原因在于对专利制度不够了解,忽略了专利等同侵权的可能。在专利侵权过中,完全抄袭技术方案的方式越来越少,专利等同侵权越来越成为专利侵权中常见的表现形式。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突破了撰写的瑕疵和语言的局限性,平衡着社会公众和专利权人之间的利益。本文通过法条分析和案例分析对专利保护中的等同侵权进行研究。


引言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不断提升。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加强专利保护,是完善专利制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修改后的专利法中新增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损害赔偿不断加大,专利的保护和侵权愈发引起创新主体的重视。


确定专利保护边界是要判定实施方案是否侵权的前提。但专利权作为无形财产不同于有形的物权,有形的物权有明确的保护边界,而专利保护边界依赖于专利文件的书面材料。所以,书面材料撰写的优劣成为专利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撰写人员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描述进行技术说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将导致保护范围的缩小或偏差,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他人抄袭该专利技术却不侵犯的情形。社会公众通过对专利制度的初步认识,完全复制型的专利侵权行为越来越少,部分人员利于语言缺乏准确表述事物细节的先天性局限,通过对专利进行非实质性修改来逃避专利侵权责任,这对创新主体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产生极大的打击。过分僵硬的采用字面方式判定侵权与否势必造成技术抄袭的泛滥。所以有必要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引入等同原则,扩张专利保护边界,弥补语言的不足。等同原则(Doctrine of Equivalents)是美国法院在专利审判实践中最早提出来的一项原则 [1]。等同原则如何正确适用,对法院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导致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几审法院对等同原则的适用往往出现适用尺度不一的情形。本文从等同侵权的认定流程、等同特征的认定标准、专利等同侵权的限制等方面,结合法条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图片


图片


来源:九鼎天元知识产权